close
2005/10/12 - [ 工商時報/經營知識/D3版]



這個專欄過去曾介紹過,日本島津製作所曾於2002年出了一位只有學士學位的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田中耕一先生。在2001年之前,共7位獲得諾貝爾科學獎的日本人當中,有5位畢業於京都大學。傳統上被視為培養「官員搖籃」的東京大學,在這個項目上完全被打敗,反而成為科技的「在野」。其實,田中的獲獎以及其人生哲學,揭示了「在野精神」的意義,是一個很好的故事。



  日本學術界普遍有輕視技術人員的現象,對一般企業所做的研究也不放在眼裡。雖然在很多領域,大學的研究未曾明顯地領先企業,但大學教授(尤其名校)大多認為自己的地位高了許多。田中耕一只有大學學歷,且是企業內的基層技術人員,這樣的身份會獲得諾貝爾獎,對日本的主流學術界宛如當頭棒喝。



  在目前日本不景氣的困局中,田中耕一的獲獎頗有振奮人心的效果,像他這樣每天穿著工作服的上班族,只要努力加上創新,就會有收穫,而且是世界級的成就。



  他任職的島津製作所,之前只算是中型的民間公司,但從事的是極具先驅性的量測儀器的研發製造與販賣,市場獨特、沒有特殊的成長壓力。如果田中當年順利進入在東京或大阪,新力、松下之類的主流企業,可能就不會受惠於島津的研究環境,也不會有今日的成果。



  他「在野」的精神,與其出生及成長的家鄉富山市也小有關係。富山靠裏日本海,位於連綿山腳下的一個小城鎮。小學一年只有兩班的環境,讓田中能夠盡興的接觸大自然,採集植物,和愛花的母親一起研究、查證圖鑑,而沒有去參加補習班。他的父親是修理鋸齒的工匠達人,每天一大早就彎著身體不停地用銼刀研磨損壞的鋸齒。看著這樣的背影成長,讓他耳濡目染了「工匠達人」對工作的執著與態度,自然也影響了他對基層研發的樂此不疲。



  另一項「在野」要素,是他選擇了位於日本仙台的東北大學工學院就讀,原因是「這所大學擁有卓越的師資,且學風優良,可以自由從事研究,大都市太過吵雜,和自己的個性不合。」他在大學唸的是電機,日後工作卻是在化學的領域,和純粹唸化學的人有不同的觀點與角度應有助於他的創新。



  田中耕一的純樸真實,如今在日本被奉為「上班族諾貝奇蹟」,成長於單純邊陲的鄉下,形塑了田中獨特的個性,一方面是傳統而正直,一方面又勇於嘗試,不受「常識」與「世俗」的約束,這些都是「創新」很重要的元素,加上很多「在野」的組合,形塑田中的一生與貢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rdan W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