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9/27 - [ 工商時報/工商經營報/經營知識/D3版]
《沃爾瑪效應》一書近來引起討論,作者費許曼(Charles Fishm an)試圖檢視這家零售業巨人對社會造成的正負面衝擊。過去有關沃爾瑪的專書多著重於經營績效,從經營理念-「永遠最低價格,永遠」出發,但費許曼追蹤研究沃爾瑪超過20年,希望從各方面來探討這家影響力如此龐大的公司,究竟對社會造成哪些效應。
單是低廉的價格,就是「沃爾瑪效應」值得討論的議題之一。因為沃爾瑪的廉價,整個社區的食品雜貨零售價格也壓了下來,從而改變了居民的購物習慣;為了競爭,其他的零售商及供應商也會相形壓低了工資,或從第三世界採購,導致美國供應商及鄉鎮有特色的零售商關門收場。大家所享受沃爾瑪廉價的產品,其實是很多其他人的犧牲付出而達成的。總帳算起來,是得?還是失?有相當多討論空間。
美國管理學會《經理人管理學刊》(AOM Perspective)最新一期特別以此為題,多篇文章交叉討論。費許曼以「沃爾瑪效應與高尚社會,誰曉得購物有這麼重要」為題,將該書摘要論述,包括巨人的誕生、價格的壓縮、消費者荷包、員工薪酬保險福利、矛盾的顧客、全國的議論、各界對沃爾瑪的監視,巨大的資訊差距、揭開不透明的面紗等章節主題。
對照組的文章,是丹佛科羅拉多大學管理教授卡西歐的「高尚不只是便宜,好市多與沃爾瑪山姆俱樂部的比較」。好市多的經營理念依序是「遵守法律,照顧我們的會員(顧客),照顧我們的員工,尊重我們的供應商,回報我們的股東」。將股東的順序擺在最後,應是逃不過華爾街分析師的慧眼。但從過去的股價,可以看到2004年中以後,好市多就一路領先沃爾瑪,且差距越來越大(2006年4月時是150美元 vs.85美元)。
有1家同時供貨給這2個大賣場的廠商指出,這2家公司的採購人員對「價值」的概念有很大的差異,一家是看價格,一家是看品質。好市多的CEO每年的薪水只有35萬美金,是基層員工的12倍左右,而美國大公司的CEO高者可拿到基層員工薪水的430倍。好市多享有健康保險的員工高達85%,沃爾瑪不到5成。在零售業中,員工偷竊是每年存貨損失中的一大項,美國業界的平均是1.7%,而好市多的比率只有0.2%。
一樣以低價出發,好市多因品項較集中,且訴求的顧客是中上所得 (平均7萬4千美元),因此其營運模式與理念不同,造成營運的操作及績效,甚至對更廣大的利害關係人的影響更是不同。
根據2005年的年報,好市多全球338家店、6萬7600名員工的平均年薪是3萬5360美元,山姆俱樂部有551家店、11萬零200名員工,平均年薪只有2萬1028美元。表面看起來好市多的人力成本高出40%以上,但因山姆俱樂部員工的離職率是好市多的2.5倍,光是因離職造成的生產力損失,每年就將近4億美金。山姆俱樂部是沃爾瑪的量販店,部內在沃爾瑪的報表中,有些數字沒有區分,在同一集團下山姆和沃爾瑪基本上差異不大。
維吉尼亞大學的佛里曼教授對沃爾瑪的觀察也很久,他認為「沃爾瑪效應」其實是「利害關係人效應」。在傳統經濟或管理理論的框架中,沃爾瑪的績效算是優異。但若放大到更廣泛的利害關係人身上,沃爾瑪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佛里曼認為在學術上「企業、倫理與社會」是一個極待開發的領域,「沃爾瑪效應」一書提供了一個新的研究曲徑,很多大公司都可以如此地被檢驗。
哈佛大學的企業倫理教授偕瑪瓦則認為,費許曼雖試圖較平衡地來檢驗沃爾瑪的得失,但結論仍是建立在較質性而非精確具體的成本效益分析上。而且該書比較沒有注意到這些成本與效益的分配問題。沃爾瑪的廉價,確實使收入較低的家庭比較負擔得起日常用品,即使很多沃爾瑪員工領的薪水在貧窮線邊緣。他認為大家的不安,應是因為沃爾瑪太集中、規模大大而造成的。
當規模太大所造成的複雜性,加上全球競爭及供應鏈的位移,讓我們傳統的分析工具與研究範疇產生了一些局限性。沃爾瑪效應只是這個新現象的一個開端。大家或許還記得陳年老句「對通用汽車好的,就是對美國好」,現在這樣的陳述早就不再正確了。
- Jan 28 Sat 2006 13:53
《創業家精神》規模大不一定是美德 當全美享受沃爾瑪帶來的廉價時,美國的供應商與具有鄉鎮特色的零售店卻紛紛面臨關門命運。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