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05/12/14 - [ 工商時報/經營知識/D3版]



「在學校裡要學那些在學校外面學不到的事,在外面可以學的事,出了學校再學,可以事半功倍。」這是芝加哥學派提出,針對哈佛商學院慣常上不用教科書、只用個案,讓學生舌槍唇戰,不見得理解背後的理論原則的詬病。



  芝加哥學派認為,所謂的溝通技巧、說服能力、人際關係、領導統御等實務在職場上學習比較直接、比較快;在學校應教的是價格理論、供需原理、賽局等原理原則,而這些理論,在外面的世界沒有人會教你。



  在台灣,一樣也有很多EMBA具有豐富的實務經驗,在職場上歷經很多戰役、做過很多決策,但可能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或者很難有系統的表達,將其作為提升到較抽象的概念化。



  在此,先不辯解哈佛的畢業生是否對理論都一竅不通。基本上,哈佛認為「管理教育的範疇」包括知識、技術與態度。除了灌輸或啟發學生一些知識外,很多的技能(巧)、態度與價值觀是否也是學校該教、能教的事?台灣的企業一直在抱怨台灣的人才不夠,問題是,企業抱怨人才的一般知識不夠?專業知識不夠?是職場技能不足?或是工作及生活態度不對?



  台灣很多大學生,4年念下來修了不少課、參加了不少社團活動,但對於職涯或自我人生規畫仍然懵懵懂懂,十分惶恐。因此很多人設法延畢或先考研究所拖個2年時間再說。其實,再拖下去也不一定能找到理想的工作,或知道自己想要做什麼。



  最近和一些大學生聊天,他們就反應說,應在進大學之前就有多一點的諮詢或討論,以方便選填科系、安排大學生活時,能更有規畫的方向。大學的教務內容多數主要安排正規的課程,職涯及生活的輔導方面則是由學務處來擔綱。一般的老師謙稱沒有這方面的訓練,不便置喙太多,因此學生的職能技巧、EQ、態度方面有嚴重的不足。



  政大商學院2年前成立學生事務辦公室,在這方面提供學生相當多的服務,受到學生歡迎。幾年前,有一位來台的德國交換生也看到這個問題,認為德國的高中生有很大的比率選錯學校、選錯系,造成浪費時間蹉跎人生,他就計畫返回德國後投入創業,提供學生的諮詢服務。



  一些非教育體制內的機構,針對這麼明顯的需求空缺,試圖以其服務及解決方案來填補,結果生意興隆。例如山達基、圓桌、賀伯特、卡內基、菁華等,從人際溝通、心靈成長到自我啟發,林林總總。參加這些課程的學費多半比學校高很多,但大家還是願意上,可見其內容與方式一定是得到學習者的認同,才會感染如此多的人持續投入,那麼多機構不斷地成立。



  面對經濟社會變化如此動態,學生所需學習的知識、配備的技能,以及養成的價值觀,傳統教育體系顯然有所不足。面對這些需求缺口,目前在學校師資專業分工過度,包括大學在內的教育機構似乎沒有能力回應,就像克里斯汀森在《創新者的修練》一書中有關教育產業一節所述。



  在台灣雖然有160多所大學,但企業界仍嫌人才不夠,即使國科會推動小產學、最後一哩等計畫,績效都有限。經濟部乾脆跳進來直接補助「產業碩士」,除了為本來師資較多的學校爭取額外的資源,並直接為產業服務(某種形式的補貼)。這樣培育出來的人,或甚至國防役的人力資源,這類東牆補西牆的作法,真的有解決人力的結構性及本質上不適配的問題嗎?這些問題顯示的是體制內的學校面對這個多變的社會,呈現有太多的需求有待滿足,亦即有太多的創業機會有待去追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rdan W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