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05/11/17 - [ 中國時報/時論廣場/A15版]



  日前舉行的二○○五歐洲教育展,吸引不少學生、家長。繼美英兩國獨立辦展多年之後,歐洲的主要國家,德、法、義、瑞士、荷蘭、西班牙等來了五十多個學校,在台灣展開熱烈的招生活動。英國約在十年前開始來辦展,從一、二千人赴英留學,到目前已超過萬人進入英國高等學校就學,外匯收入即高達一二○億台幣。我記得蘇格蘭的工商與教育屬於同一部,因教育也是創匯的產業。



  有人說過文化是好生意,同樣的教育也是好生意,在台灣可能很多教育工作者不願意這麼想。許多人認為教育是公民的權利,是公共財,國民教育可能是,但從幼稚園開始,早已有很多私人機構在辦,若能提供獨特而有品質的內容與服務,亦可成為賺錢的行業。



  雖然台灣已有一六○多所大學,但還是有那麼多學生願意花費這麼多錢,到國外去拿學位。學生到國外留學,同時體驗異國風情,生活體驗,表示在消費者心目中有其價值,這些投資或價值或許有一天會反映在國民的知識、語言或國際經驗上。但若單純從留學生的進出口比例,我們能提供給外國人來台就讀的誘因相對較低。



  就最近學習華文的熱潮,有多少人來台灣來學中文?我們有多努力去爭取?此外,有多少人願意來台灣學習專業科目?語言當然是最大的問題,但英語系以外的德、法、荷等國近來年也逐漸開發以英文教學的課程、學程。



  除了五花八門創新的課程、學位外,地方特色、文化條件亦是吸引外國學生前往學習的理由。在這次的教育展中,各國教育、觀光單位、航空公司的支持與奧援外,各個學校的簡介中,也針對其自然與人文環境作大幅的報導,並強調相關的產業環境。



  克里斯汀生在其「創新者的修煉」中,探討教育產業的創新,因人口結構、全球化,以及資通訊科技的快速進展,對教育事業產生很大的衝擊。主流既存的教育機構,若不求新求變,很有可能五年、十年後會發現其傳統賴以維生的學生族群正在消失中。在持續開放的體制下,被創新的競爭者所吸收取代的可能性很大,台灣不太可能以封閉的政策來面對這個問題。



  教育部門在創意、創造力、創新教育的推動不遺餘力,但對自身組織的變革與創新卻最保守。因教改的不成功,使任何大幅度的變革都緩步不前,如大學法,承認學位的鬆綁都還裹足不前。



  我們的教育產業如果一直是「入超」,在知識經濟中就是一個弱勢國家,很難想像一個教育入超的國家,能在知識與學術的生產,加值及應用上,創造出什麼樣的偉大的產值或價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rdan W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