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07/01/15 - [ 工商時報/工商經營報/經營知識/D3版]

        透過科技的進步,使用者可以自主地開發所需要的產品,並且透過共通的平台,與人分享創新,這也將是產業技術提升的新舞台。

這是一種新的趨勢,創新民主化(Innovation Democratization) 正在快速發酵,今天的使用者(user)透過電腦及通訊科技的進步,可以自主地開發他所需的產品及服務。這些創新的使用者,也經常毫不自私地與他人分享創新,形成「使用者社群」,創造了一個豐富的智慧共享(intellectual common)天地。

 

「以使用者為中心」比「以製造商為中心」的創新發展流程有較多的優點,且這個現象已存在很久。只是,今日的科技使得這個想法更為普遍,使用者可「按其所需」正確地開發創新,而不是交由製造商 (不完美的代理者)替他們來進行創新。進一步來看,個別使用者不必自行開發他們所要的每一樣東西,可以透過適當平台的安排,自由地分享別人的創新,彼此都可以獲得更多的好處。

 

創新民主化的現象,不只發生在軟體資訊產品,也適用於有形的實體產品。麻省理工學院(MIT)教授凡希博(Eric Von Hipple)研究此一領域逾30年,他仔細地驗證過許多產業與產品,除了最近大家熟悉的「開放原始碼軟體運動」,從早期的外科手術設備、衝浪板到目前的半導體設備,也有半數以上產品的創新是由使用者啟動。30年前,當他開始作科學儀器的創新研究時,大部分的廠商認為儀器都是廠商創新的,直到他提出證據顯示科學家自己做出的雛形(原型),很多比廠商第一次上市的產品早了5到7年。

 

凡希博最近在《創新民主化》(Democratizing Innovation)一書中,特別深入解釋為何及何時,使用者認為自己來開發產品比較有利可圖,以及為何使用者願意揭露自己的創新給他人使用,因為他們認為這樣更划得來,為了保密或為其智財做保護去獲利,何況透過分享所得到的回饋,也可使自己不斷精進。

 

半導體晶圓代工業者目前力推「為製造而設計」(Design For Ma nufacturing,DFM),提供半導體產品驗證的參數,讓IC設計公司在設計流程初期,就能很快找出問題,並解決潛在有關生產良率的影響因素。據悉,台積電也和EDA(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廠商合作,主動提供並支援IC設計公司設計流程相關的技術,以提升晶片生產的良率,降低雙方的成本。

 

簡單說,因先進製程的科技已複雜到一定的程度,台積電欲進一步創新,一方面需和上游的軟體及設備廠商交流各項參數資料庫密切合作,創(製)造新的設備與工具,一方面也需充分地提供其下游IC設計公司製程的相關數據,以利IC設計者的產品創新及生產效率。

 

凡希博及研究團隊也發展出「創新工具箱」的概念,很多公司也建構了網路上的平台,提供使用者更有力、更能自由調整的工具,讓「客製化」的工作可移轉到使用者端,例如:Nike、BMW藉此吸引更多的創新點子,讓使用者按自己需要來設計他們所喜歡的選擇。因此他認為各企業應重新設計「創新流程」,更有系統地尋找由使用者來開發的創新,增加客戶的滿意度與企業的競爭力。

 

使用者創新的實際案例及工具箱的出現,落實了遍地開花,使用者草根性的創意民主經常勝過由中央研究室技術啟動的創新,並使各方獲得滿意、經濟利益,甚至社會整體的福利。凡希博建議政府應正視此一趨勢對研發補助及租稅減免等政策的衝擊,並作出適當調整。為實踐創意共享,凡希博這本書的電子檔也可免費在創意共享園地下載。(http://web.mit.edu/evhippel/www/index.html)

 

麥可波特在國家競爭力的模型中,強調為了滿足挑剔的在地使用者成熟精練的需求,會促使產業不斷地精進並增加其競爭力。惟在網際網路時代,「在地」的意義已隨之擴大了其疆域。全球的使用者都有機會為自己創新,只要廠商提供他們一個適當與友善的介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rdan W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