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2-15—數位時代—數位焦點—Viewpoint觀點
記得在二年前我寫了一篇「創新的工作頭銜」,在討論組織的創新時,其創新的職稱頭銜是其中一個表徵,如:那一年日本富士全錄的RD部門有這些新創的角色,如:”場”指揮者(”Ba” Conductor)、影子合作者(Shadow Collaborator)、生動體驗設計者(Vivid-Experience Designer);當時工研院的創意中心剛成立,他們也採用了未來製作人(Future Producer)、靈感觸媒(Inspirational Catalyst)、點子發電機(Idea Generator)、價值探索者(Value Explore)等,創新的頭銜除了是一個人與人溝通的起點,也反映了組織創新的求變意圖。
今天台灣有一百六、七十所大學,大學的錄取率高逹九十%以上,因此也造成某些科系的畢業生過剩。據報導大學生供過於求最多的三個科系,依序是企業管理、傳播、及生物科技。除了「量」過剩,學生的「品質」不符合市場需要也是業界一般的抱怨。
企業管理的課程設計與內容,和二十年前的變化並不大。但現今產業板塊迅速移動、全球化、科技動態變遷,以及網路連結性造成工作與消費行為的變化,無形資產與智慧財產的重要性提升等。這些管理情境與二十年前的世界大不相同,台灣的處境還要加上中國大陸市場的興起與產業移植等議題。用二十年前的概念來教今天的學生,不管在知識上、專業上、及面對世界與職場的態度上,都很難滿足業界的需求,更不用談到創新或引領變化。
最近拓墣產業研究所邀請了維也納大學「創業與創新管理系」的靈魂人物 尼可勞斯.法蘭基 (Nikolaus Franke)來台,主講「使用者創新」。他的系即是聚焦在「發現及開發(exploit)新事業機會」的教學與研究。
在教學方面,他們傳遞的是有關創業與創新管理的專業知識,著重在訓練學生創業的思維與行動力,期待學生能成為創新的創業者。除了創建自己的事業,也可能是「接管」既成的事業、創投公司、或成為既存公司的創新經理。
在研究方面,他們著重在創新與創新管理還未解決的議題,目前執行的研究計畫包括:領先使用者研究、創新使用者社群、使用者與創業精神、使用者參與工具箱。
奧地利是一個人口800萬、被歐盟列強包圍的小國,但仍能出現有創新創業企圖的學術單位。其實在歐洲,還有很多創新學程的案例,挪威為了怕他們的下一代只靠北海的油田,成為藍眼睛的阿拉伯人,成立了創業學校(Norwagian School of Entrepreneurship (NSE))。暑假還把學生派到上海的挪威公司去實習,從全球最動態的城市去瞭解如何開拓市場。
瑞典最好的Chamlers科技大學,除了成立創業學校,也和附近的醫學及生命學院成立「生命科學商學院」(Business School of BioScience),在首都斯德哥摩,經濟學院聯合了設計學院、科技學院也成立創業學校。在愛爾蘭都柏林的三一學院,這個四百年歷史的古老大學,也要成為「有創業精神」的大學。
在德國柏林科技大學有一「創新行銷研究所」,因德國非常重視環保,1999年他們的研究重點即放在逆向物流(Reverse logistics)、討論如何在廢棄物回收後建立次級(secondary)市場。在其生產技術展示館,也有好幾項是回收家電(如洗衣機)的自動拆解及去漆的設備。哈佛的MBA在十年前即將「創業管理者」的課納入碩一的必修課,因他們的畢業生已有一半是到新創公司相關的組織去工作。
台灣近來也有一些系所在名稱上冠上創新或創業的字眼,但較少有具體的研究、實務及師資來支撐其教學。有了名稱與頭銜是第一步,至少表示有敏感性並知覺到外界的變化,但能夠真正充實其內容者才能勝出。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