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政治大學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

溫肇東教授

《大數據》出版一年後,作者麥爾荀伯格受邀來台公開演講,並和教育部長、新北市市長對話。地點選在新北市政府多功能集會堂,會場有近千人、座無虛席,顯示大家對這個題目、對作者的親自講授還是有所期待。原書的副標題是「巨量資料掀起生活工作思考方式的全面革新」,我們仔細檢視過去這一年,可以看到各種巨量資料「分析方法」的課程,在體制內外陸續開出,科技部、工研院、資策會也成立相關單位,希望能跟上這個浪潮,但多半著眼在技術、工具的層面。

但實際在「生活」和「工作」這二個面向,好像沒有感覺到什麼因大數據而引起的顯著變革,難道又只是另一個「狼來了」?其實真正有影響力的變革通常需要多方面配套的互補條件,醞釀時間都會比預期來得久。我比較有興趣的是「概念先行」的這種變革,台灣在第三個面向「思考方式」的進展速度到底如何?有機會主動佔據浪頭,還是被動以致可能滅頂?

我在去年就寫了一篇〈數據落差的隱憂〉,指出數據的havehave not會不會成為「階級落差」的新來源?政府及民間有什麼可以事先防患及因應的?不同領域、各方面的學者專家對此一議題思維的角度及深度,是否會影響未來社會另一次傾斜或翻轉?身邊本來就有較多數據的領域會不會比較敏感,也因此更有興趣與動機去採集及分析更多的數據,進而造成更大的差距與優勢。

例如,人文社會科學相對於理工,原來就較少處理數據。在台灣就較少看到人文學院對大數據有什麼回應。英國人文基金會20132月出版了一篇《大數據能為文化部門做什麼?》的報告指出,文化部門的政策、投資、影響,都有相關數據可衡量或不可衡量。同樣的,大數據會如何影響社會科學的研究,當母體巨量資料取得變得可行,過去抽樣、焦點訪談、個案的研究方法會面臨什麼挑戰?

在新聞傳播學院,草根網民供給的文字、圖像、影音的資料數量,與即時性會如何影響傳播媒體的本質?數據落差帶來的「富者越富,貧者越貧」現象,可能哪些領域會比較在意嗎?以出版業為例,較能先活用各種大數據的業者,會較先突破實體出版的困境嗎?

麥爾荀伯格在書中第七章〈蘊涵〉(implication)中很清楚指出,資料價值鏈的三個環節:資料持有人、資料專家、有巨量資料思維者。一般人比較注意第二個環節,「資料科學家」需求孔急,各種訓練課程因應而起,大多數人都忽略環節一和環節三。誰是社會上擁有資料的人?政府擁有許多資料(健保、財稅、天氣、交通… …),從公共、公開的資料、數據分析就足以產生前所未有的「新情報」,有價值的判斷,如在公共衛生、國民健康、交通、國家安全等。國家擁有的資料如何為人民所用(open data, open government),以致產生最多福利,遠比「分析技術」重要多了。開放政府、資訊公開等相關法令及運動的發展,值得注意。

私人企業中又是哪些單位擁有驚人的巨量資料?如統一超商,一天要開出1300萬張發票,這是一個獨一無二的巨量資料,當然它要能發揮價值,還需要和其他的資料做連結,例如消費者的屬性(男女、年紀… …)。中國移動7億個門號的客戶,他們在通訊領域的使用行為,加上地點定位的連結,可以發展出「社會氣象局」(類似自然界的氣壓、氣團在形成,可以提早偵測);中國信託所擁有的客戶信用卡消費紀錄,也有很大的潛在價值。因此,麥爾荀伯格用到一個字,要避免大數據被「獨裁」(dictatorship)使用。

回到當天現場,麥爾荀伯格的投影片很簡潔,有許多張都是一個關鍵字,就像該書的章節,也都只用一個字,如:價值(Value)、再利用(Reuse)、數據化(datafication)、謙卑(humility)。台灣很少人採用「少即是多」這個策略,覺得很多觀念要寫完整,才可以給聽眾具體帶走(take away)一些東西。投影片只用一個字的講者,倒是要有更多本領,才可以將其真義針對不同客戶或現場的氛圍調整。

此外,麥爾荀伯格的肢體語言也特別多,不時走出講台到舞台中央表演起來。聲調的起伏變化也很大,確實能吸引整場聽眾的注意力。最後他回應蔣部長關於他的背景那一段還相當感人,他分享了幾段和父親討論關於他未來的對話。他其實最喜歡物理,但父親要他唸法律。他遵從父親的願望,先在薩爾茲堡唸了法律、創了軟件公司,之後再到哈佛法學院及倫敦經濟學院進修,有多元的學術和實務背景。他父親在生前最後問他,「這輩子最想做的事是什麼」,他說「當哈佛的教授」,後來他果真做到了,但父親已無法看到這一天的到來。

蔣部長、朱市長兩位也都是學者出身,他們試著在「學術」的高度與講者對話,很多人覺得是場高水準的問答。比較遺憾的是,沒能利用這個機會,對這重要的技術變革所帶來的「人文意涵」做較前瞻性的反省與討論。沒能接續麥爾荀伯格演講最後的提示,重要的不是技術或分析方法,甚至也不是商機,而是思維(mindset)方式。從政策、社會到教育,從服務到研究,要如何因應,麥爾荀伯格在書中也不忘提醒大數據帶來什麼風險、要如何控管。在台灣這類討論太少,尤其人文學者的參與更少,我們真要放任市場去運作這麼大的變革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rdan W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