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發現誌 8月號
過去十多年來,「創新」一直是我個人在政大科管所及創造力中心研究的對象,從個人創造力、團隊、組織到區域的創新,以及國家的創新系統。我們做過國科會、教育部、經濟部技術處、工業局等不同單位的計畫,一路走來,從創意、創新到創業,對創新觀念的傳播,及創新作為在組織上的應用,不遺餘力。
這此同時,因網際網路興起,資訊量暴增,傳輸速度也呈倍速成長,以及人際溝通方式都起了大變化,組織間的合作、互動方式也和過往有了很大差別,就在這些變化中,web2.0的時代悄然降臨,世界是平的、技術、資金、人才已無國界。企業發展及測試產品概念、服務系統、或營運模式(POC、POS、POB)的方式已是虛實結合。
但這期間,管理學或更廣義社會科學研究的方法、取向卻沒有多大的改變,多半還是用傳統的蒐集、整理、分析資料等方式,因電腦的幫助,或許速度是快了一些,但本質還是很1.0的以紙為本。
當研究方法沒有跟上經營變化的腳步,商管學界所做創新個案或曾經得獎的個案,經過訪談、逐字稿書寫、解讀、分析,會不會研究做完,已成明日黃花或過時賣日曆?已經不再創新,或因市場變化已轉做其他產品了?是我們找錯對象、問錯問題?還是介入的時間不對?
另外,傳統的商管研究強調效率與規模(成長),從導致華爾街金融危機的雷曼兄弟,GM、TOYOTA、BP,到鴻海等大型企業,最近接二連三出了紕漏;3M、SONY等過去創新的公司,似乎也很久沒聽到公司創新成果。它們都曾經是創新榜單上的常客,其成就不管是產品或是事業都曾為人津津樂道,如今,典範應聲倒地,快得讓管理學界反應不及。
除了大企業應該要謙卑一點,回應社會對他們的指責,因企業大到一定程度,一舉一動都會被放大來看;管理學界也要警惕,為什麼我們不能「預見」到這些危機或風險,只能發表一些後見之明的論述。我們對企業最新的運作有什麼管道了解,產業及市場的動態要如何及時把握?西方的經營有資源基礎和動態能耐等理論,強調核心能力與專注,主要是根據廿世紀歐洲及北美大企業的經驗?當中雖有日本第一、豐田模式穿插演出,但好景一、二十年後,又是一蹶不振,當中的道理何在?中國、印度等金磚四國當然也有人討論,但多半是以「他者」身分來看待,覺得這些是例外或後進國家,成長後還是會循西方模式。但中國崛起這個現象可能會帶來一些震撼,因其量體之大、成長之速超乎西方經驗。
大陸市場機會太多太誘人了,如北大方正集團也多角化得很厲害,在其核心能力印刷出版軟體之外,已跨足生技、證券等,順勢而為,買低賣高,這只是投機?還是應政府的指示把握機會?但方正集團因此擴大了規模及資源基礎,在快速成長的大市場,堅持只做「小而美」的經營者在大陸沒什麼賣點。
印度的「貧窮創新」也讓人無法忽視,塔塔企業創打造出一台不到新台幣八萬元的NANO汽車,在金字塔底端做了「破壞性創新」的生意,和中國山寨機有異曲同工之妙。這些都是西方管理理論或實務無法預測到的,檢視中國和印度的崛起之道,它們把西方典範看來的「游擊戰」當正規戰來打。從經濟學二百年、管理學一百年的歷史,其所依據的現象只是人類歷史很短的一段,或許在二十一世紀新的典範才正在興起。
另一方面,2.0的時代,Youtube、facebook、second life發揮的影響力顛覆了廠商與消費者間的關係,很多原來我們熟悉、依賴紙本的常規或許都要改寫了。如果我們還在使用過去的研究方法做研究,是無法掌握現狀、預測未來的。傳統的實證方法、資料蒐集的方法,讓目前的研究只是在強化已知的典範,等待被新興的典範顛覆?
從「追求卓越」到「基業長青」、「A到A+」,管理學者都試著掌握管理的實務及其背後的脈絡,但真的做到了嗎?走在創新研究這條長路上的經驗和所見所聞告訴我,WEB2.0的時代該有2.0的研究方法,是否必須把研究的歷史脈絡思考得更周全之外,google對即時資料做了很多加值,facebook除了可以經營社群,是否也是蒐集最近動態資料的方法之一?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