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3/17 經理人月刊
杜拜的建築與觀光和澳門博奕產業的開發,最近在媒體上得到很多的版面,也受到觀光客的青睞,在城市行銷上算是成功的例子。迅速地透過「人為建設」(相當於十大建設或高鐵捷運)將城市經濟發展起來,但所付出的環境成本及社會成本其實是相當高,這樣的城市是否能永續經營不無疑問?
杜拜硬是把沙漠變綠州,或者是與海爭地,很有創意地造出你想像不到的地景,說他是「化不可能為可能」的「鬼斧神工」也不為過。一個又一個「人定勝天」的故事,包括在沙漠中蓋滑雪場、向海中延伸出去的別墅聚落,這些建設需引進許多科技來改變地形地貌,在建設及維運的過程中也能製造一些就業機會,但這是不是產油國經濟與產業轉型的最佳路徑?
澳門以其特殊的經濟地理位置轉型為賭城,在大陸東南沿海城市造成差異化,從一般開發的戰略思考上也許不能算錯。但「拉斯維加斯化」之後整個澳門的人文地貌全變了,澳門的歷史人文整個斷了脈。銀行員都跑去當發牌員,因賭場的薪水與小費高好幾倍,學生也不唸書了,都去賭場打工,連教授也爭相投入博奕產業。「向錢看」成了唯一的價值,是幸或不幸?
把場景從開發中國家轉到「已開發國家」。一月底到東京一趟,有機會重訪「六本木之丘」以及附近落成不久的「中城」。日本在低彌的過去十多年,完成了很多「都市更新」的案子,其中也有很多創新與特色,對東京的地貌(landscape),民眾的逛街消費行為有了一些影響。
2007是日本總人口從高峰開始負成長的第一年,景氣也一直沒有真正回復。從很浮面的觀察,平日逛六本木之丘的人口並不多,且有些店面己關門待租,中城雖得到很多好評,但我覺得已經過度設計,或過渡開發。更多中城這類更新設計,更高級的空間由誰來承租?M型的右邊能支持嗎?還是要靠有錢的觀光客。因為地租很貴,銷售的商品很貴,可以買得起的人變少,每成交一筆的毛利就需要很高,如紐約第五大道的那些名店,是由在華爾街的大亨或其家屬才消費得起?
但人口結構的改變,是否每個社會遲早都會面臨供給過剩,走入過度開發地步。有人曾將美國的城鄉發展型態稱為「不知所終的地理」(geography of nowhere),指得是美國因汽車與公路發達產生的郊區化生活形態,住家、辦公、購物中心都在郊外,上班族、消費者、孩童的活動經常需跨區東奔西跑,耗費汽油,排放二氧化碳。低密度的開發,固然每人可享有的公私有空間較大(相對於城市的高樓的公寓),但每人或每個家庭需要負擔的基礎建設(道路橋樑、水、電、瓦斯、下水道、網路、光纖)也相對較高,這些公共建設也有其生命週期是會折舊的,需要不斷地維護,一般土木建設其生命週期是三十年,三十年後若沒預算就無法重建,勉強使用可能有危險或者品質就會下降。
韓國、香港、新加坡和台灣在ICT基礎建設的普及率能迎頭趕上,和我們的都會高密度建築有關,但一個社會當人口減少時,每個人的負擔就會加重,日本雖是一個很早就有高齡化少子化警惕的社會,但許多公共建設在90年代不景氣的時代以財政政策(包括都市更新)試圖刺激經濟。但少子化來得更快,於是出現過度開發的問題。2002年夏天,我在北海道發現在其四通八達的公路上,看到的維修道路的工人比汽車還多。
這樣的日子可能離台灣還有一陣子,但成長並能持續太久,就像樹長不上天。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