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年出爐的「IBM全球CEO調查」,根據與765位CEO的訪談中,得出三項有關「創新」的發現:一、有65%的CEO說他們的事業在未來的兩年內必須進行根本的變革,營運模式的創新是決勝的關鍵;二、協同創新不可或缺,因大部分的創新來自組織外,企業應隨時從外頭檢視自己;三、創新有賴高階領導的投入。
在諸多有洞見的資料中,有一項調查結果值得學術界省思。在可複選三項最重要的創意來源中,最高的三項是:員工(41%)、事業夥伴(38%)與顧客(37%),其他還有顧問(21%)、競爭者(20%)、協會、展覽、研討會(18%)、公司內部的營業及服務單位(18%)、內部的研發單位(17%),學術界敬陪末座,只有13%。
和開放創新的觀點相同,企業應開放其組織疆界,可多採用外部創新來源再與內部做整合。就公司內部的功能單位而言,來自業務與服務部門的創意多於研發單位。
資料還顯示,經營績效較好的公司,運用「協同創新」的比例,比營運績效較差的公司高出三分之一。雖然有近8成的公司都認為「協同創新」很重要,但真能廣泛地去執行的只有5成。

高等教育急速擴充,但創新太少

市場上對協同合作的要求,已不是被動的反應,而是企業能策略性地主動出擊。今日的技術創新多是跨學門、跨應用領域,單一企業很難獨立作戰,從雙網通訊、半導體協同設計到數位音樂,比比皆是。產業結構從垂直整合,在九○年代後轉為垂直分工,2000年之後因「網路效應」,也從價值「鏈」的概念轉為價值「網」。多方的策略聯盟已是企業常態。
學術創新敬陪末座,值得平常鼓勵創新的我們警惕。國外產學合作的幅度與深度,都比台灣做得好。大家所熟知的波士頓、矽谷、奧斯汀、西雅圖、聖地牙哥等群聚,產官學三螺旋的運作(Triple Helix)已經相當純熟。但學校的創意貢獻,竟然在一般CEO的評價中如此低落。台灣CEO對學校的創新評價是否會更低?台灣的產學合作一直沒有發展得很好,在創新與技術的前沿,學術界實際的貢獻到底有多少?
面對國內外情勢的急遽變化與競爭,台灣有多少大學認為他們在未來兩年內的「營運模式」需要進行根本的改革?有多少大學與外界的組織進行過「協同創新」?
克里斯汀森在《創新者的修煉》中有專章談「教育產業的創新」,因科技、知識及人口變數的變化,人們對教育的內涵及提供方式起了很大的變化。
傳統體制內的營運模式,已很難滿足動態的社會需要,台灣過去10年間高等教育的供給急速地擴充,但有多少創新?在總量管制下,每個教師的研究與教學、內容與對象在未來兩年內會有什麼不同?大學之道在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我們做到了多少?

2006-07-1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rdan W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