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習進平與歐巴馬「美國夢與中國夢」的對話,引起一些討論。在這兩個夢的框架下,台灣的未來及下一代是否有「夢」的機會?台灣過去半個世紀在兩世代人的努力下,創造了一段經濟奇蹟,及相應的政治與社會創新。但近年中國迅速崛起,美國也不得不關心中國夢對世界的影響,傳統只要努力就會有成果的美國夢,會不會無以為繼。

在這個歷史的轉折點,最近台灣似乎一直在原地打轉,找不到新出路,我們的下一代是否還有作夢的機會?面對日新月異的進展,網路原住民的新一代會有創造的企圖心及創新必要技能嗎?還是因房地產價格已超過一般上班族的能力,使下一代成為啃老族、月光族,只重視眼前的消費,要如何才能培養下一代開創的能力,創造屬於他們的未來?我們過去所熟悉有關創造力、創新、及創業的理論、及方法,都還適用他們的世代嗎?

    從作者東尼‧華格納的上一本書《教出競爭力》及共同作者坎柏頓的影片《芬蘭現象》,一直到本書,可發現他們很關注下一代創新者的養成,也很嚴厲地批判目前主流教育機構的僵化與價值偏執。可見這個議題是全球性的,每個地方都需要有源源不斷的創新者,否則不進則退。創新者的養成需要有配合的價值觀及方法才能奏效,我們的決策者是否已意識到競爭典範與場域的移轉?「傳統的教室」是否會如彼得杜拉克所預言即將成為「廢墟」?

    東尼‧華格納在美國親自拜訪許多勇於突破創新的教育現場,透過訪談師生的現身說法,第一線去了解這些「星星之火」,如:歐林工學院,MIT媒體實驗室,卡內基美隆「娛樂科技」中心,IDEO,史丹福D. School,聖地牙哥High Tech High School等。這些創新的學校及機構都強調「科文共裕」、跨領域、問題導向、專案實作、及團隊合作等特色。

台灣和美國一樣,大部分的學校仍重視個人成就,教育內容的專業化,態度上規避風險,被動受教,外在動機(分數及獎勵)較強,以數理工科為重,輕視人文社會科學。這樣的主流價值觀正好和創新所需的條件背道而馳,因此創新往往只發生在敢「忽視主流」的邊陲匪類,國內外皆然。

    台灣成功的企業家雖鼓勵年輕人要勇於創業,口說要讓出舞台,卻又不放心,不敢放手。對岸的新創事業已有許多由三、四十歲的人擔綱,或許他們還不夠成熟,但時勢可以造英雄,也都闖出同年紀的台灣人較難想像的局面。在大陸文革時期成長的台灣嬰兒潮世代,因當時大陸的封閉,且他們能掌握時機因而有所發揮。這些人當今正好是台灣各行各業的決策者,主流價值的建構者及守衛者,但其實也是目前走不出泥沼的責任者。

從過去的經驗,創業者最需的三項人格特質是堅持力,挫折容忍與追求意義。明日的環境及創業的場域或許和昨日不同,網路原住民世代的一些特質及優勢是否身為「網路移民」的我們所能理解?但我相信這三項特質仍有其適用性。其實過去我們的學校與社會教育似乎也沒有特別強調這些特質,但我們仍舊有施振榮、郭台銘、施崇棠等企業家開創出一番事業與榮景。

回想我們當初在學校裡的自由度似乎比目前大,每個人尚有許多自己發展的空間。但晚近越來越多制式化的學習塞滿了學生的空檔,等進了大學,他們已經彈性疲乏,很多老師反應教室中盡是目光無神的學生,是不是我們不夠了解他們的需求,以及認知我們之間不同的差異?如何喚醒、引燃他們,能夠懷有抱負、發揮熱情、創造價值,應是我們世代責無旁貸的功課,也是台灣未來的機會。本書中所介紹那些創新學校的作為,很值得我們借鏡。

本書的使用說明:從古騰堡到祖克柏更是有意義的啟發,他們運用智慧型手機與QR碼,跳出傳統平面書籍出版的框框,書中有六十多處的標籤(tag)可連結到相關網頁,和視聽的數位資源呼應,能更完整地呈現這些創新的場域及實境,可帶給讀者更豐富的閱讀體驗,也是適應及吸引年青人購買及閱聽本書內容的嘗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rdan W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