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2.24 工商時報
一月中藉著來開「全球創業觀察」的工作會,第一次到南美洲智利首都聖地牙哥。經過20多個小時的飛行後,從機場一路到旅館,觀看高速公路兩旁自然地景與人造的地貌,一時難以「意會理解」這是什麼樣的國度。第一天住進一家每天一百多美金的四星旅館,座落在中高級住宅社區,附近有美式庭院的獨立家屋,也有十層左右的公寓。因太早到達,房間尚未能進入,試著搭乘地鐵,按圖索驥到舊市區去逛逛,以多了解這個國家。
智利、阿根廷、和烏拉圭等都是歐洲人在發現美洲後經營的國度,只是他們說西班牙語,不同於北美或紐澳說的是英文。智利建國200年,只比美國晚一點,雖多少有和原住民的通婚,但基本上還是維持白人統治階層。在物質的建設因其天然資源礦產、農產豐富,在20世紀上半葉其實就已經是發達國家,以其航空公司有80年歷史(比日本航空還早二十年),地鐵捷運也是在二次戰前就有,但因為沒有什麼製造業,從以製造業為傲的台灣人來看,比較難想像這樣的經濟活動內涵與動力。
舊市區遺留下來的教堂、博物館、美術館都是歐洲的模樣,像在武器廣場的大都會天主教堂,其規模在歐洲標準來說也不算小。智利大學的歷史也比台大要久,台灣某國立大學來結姊妹校,他都還看不上眼。舊市區的商店、市場所陳列的貨品倒是顯得有點低檔、便宜,像一般開發中國家。
其實智利國民所得已是接近一萬美元,在金融區、郊區的購物中心則和任何現代國家沒有什麼不同,可見其貧富差距。市區觀光巴士經過有一站,是郊外整條住宅洋房區改裝成的精品名店街,世界名牌應有盡有,且是在各有特色獨立洋房展售,比整齊規劃的購物中心或Outlet更有風味,也算是另一種都市更新。
巴拿馬運河開通之後,從大西洋到太平洋的航線就較少繞到聖地牙哥來,但他還是一個460萬人的城市,在3000平方公里的幅員裡,感覺上不會太擁擠,後來住在大會的旅館Marriott,旅館規模就大很多,和停靠南美沿岸的遊輪亦有連結,可以看到很多北美的遊客,但出了國際觀光旅館,一般的小店餐廳,甚至麥當勞、肯德基,英文都不十分靈光。
在聖地牙哥台僑約1000人,而大陸的僑民則超過20000人。有機會認識當地的一位台商來此做生意將近三十年,難得他鄉遇故知。他帶我們到一家非常有特色的餐廳,外表很不起眼,但內部裝潢就像一艘船,用各種海洋生物做裝潢,提供的也是很道地的智利海鮮料理,並有一位老船長可以陪你一艙過一艙仔細導覽說明,另類的體驗經濟。
大會期間兩天的晚宴,分別安排了南美最早葡萄酒莊的參訪,及在舊城區小山頭的古城堡中,欣賞傳統原住民的舞蹈,讓我們體驗一下文化特色。兩個晚宴席間,也都安排簡短的創業家演講,增加我們對當地人、創新事物的理解。我設法在大會之後多留一天,心想可以去看一下山景(安地斯山脈)或是海景、漁港,對聖地牙哥以外的區域也增加一些印象,不巧碰到其總統選舉日,所有商店都不開門,很多旅行團也都停止運轉。只能在市中心搭觀光巴士,對不同角落的地景,作進一步熟悉,捕捉記下第一次到南美的初體驗。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