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8.5 工商時報
此次到英倫參訪之後,多花了三天和到英國十年即將返國的小孩相處,與其說他陪我去劍橋大學出版社及BBC,不如說是我陪他完成部份的英國「再見之旅」,包括到劍橋他的住宿學校,每餐他都刻意安排到一些物美價廉有特色的餐廳,我們一起聊自己的家人和這十年的點滴,在英國認識的同學朋友。我們有很久沒有這麼密集相處,在倫敦似乎可以比較客觀地看台北,看一些事情,他剛完成學位口試,即將返國開始工作,有些興奮有些迷惘,有些近鄉情怯。
在劍橋住宿中學兩年半,在「倫敦帝國理工學院」三年大學,一年碩士,四年博士。從一個十六歲的青澀少年到仍然稚氣但已有深邃目光的年輕博士。他的博士論文雖然是電機系裡的數位信號處理,但致謝詞選擇卻用詩的型式表達,且將自己論文的心路歷程,用釀葡萄酒的世界來比喻,從父母遺傳的養分到學習修煉的過程,指導教授、導師各司其位,最後這瓶釀成了醋的酒,可能不是滿足所有的人,但卻如假包換是嘔心瀝血的個人作品。
英國倫敦是少數可以稱得上「世界中心」的都市,歷史、文化、金融、多元種族、科技、藝術、媒體、音樂、戲劇,加上一流的學府、師資、同學,十年英倫的薰陶是一個無法替代的過程。每人都只能活過一次16歲到26歲,隻身在外,自己選學校、選科系,自己克服一些心靈與世俗的挫折。帝國理工學院的大陸留學生幾乎是台灣的十倍。這些在世界頂尖學府學習生活過的人在二、三十年後會對世界及兩岸有什麼影響。
一個Ph.D(哲學博士)要有多少「哲學」的成分?博士的訓練應不只是專業狹窄問題深入的鑽研或論文發表。如果教育最重要的課題是反思(refection)的能力與意義建構( Sense making),台灣有多少學校之課程與環境能啟發人心,引導學子增長智慧與創造力,而不只是培養另一個教書匠或論文發表機器。
過去我以為只有人生閱歷較豐富的經理人,如EMBA才比較適合給他們反思的心智模式訓練。但其實只要「認真」生活過,工作過的人都可以培養反思的能力與習慣。在利物浦表演藝術學院,我們看到其課程宗旨第一目標,即是反思的能力,他們的學生可能只是二十歲前後,但對音樂或演藝都是有相當熱情且已有一定基礎,20比1的錄取率,術科加上工作坊的挑選過程,相信他們收到的學生都會有一定的資質,再加上課程中強調合作,跨界學習及不怕失敗的實驗精神,可以在三年內培養出有較成熟IQ與EQ的演藝人才及後台人才。
在伯明罕的Aston商學院也自許為一個有啟發性(inspirational)的學習社群,他們提供MBA的是一個「生命轉換體驗」(Life transforming experience)的學習過程。牛津各建築有許多尖塔,也是要引人往上提升,勇敢去夢想,追求卓越。最近有位在業界傑出的校友,回到商學院自己的系上,沒讓他感覺到這是一個有「靈魂」的學府或空間。
學術分工越來越細,很多系所裡的老師,每個領域只有一位老師,相互都不了解對方的專長,每個人都是一個孤島,只與全世界二、三百人有交集,有共鳴,無法給學生一個較宏觀的視野,更不用提價值與態度。面對多變與不確定的台灣,未來需要什麼樣的領導人和中堅幹部來持續發展與傳承過去幾十年的經濟奇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