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溫肇東教授

政治大學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

一千個以上的華人,來自台灣、香港、大陸、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一起在舞台上唱著「明天會更好」,揮舞著各自的國旗,面對現場來自世界150國以上、超過30萬人的觀眾,以及難以計數的網路直播的聽眾。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場面?台上、台下的人所「看見、聽見」的會是什麼?還會有多少聽不見、看不見的事情,在這個場景的「前後」才能促成?

整個事情的核心是一位叫Gurudev Sri Sri Ravi Shankar(古魯吉)的印度人道主義精神領袖,他以愛與和平、無壓力、非暴力的人類共同理念出發,超越了種族、國家與宗教,啟發了全球成千上萬人,曾三次獲諾貝爾和平獎提名。他於1981年在班格羅(Bangalore)創立了「生活的藝術」(Art of Living),一個教育及提倡人道的非營利組織,在155個以上的國家設有分支機構,發展出一套落實減壓(Stress-elimination)的方法,包括呼吸技巧、靜坐及瑜珈等,可以使人生活地更愉悅、更深刻的課程,接觸到37千萬以上的人口。能達到這種國際影響力規模的台灣組織,大概只有慈濟功德會吧!

今年三月12日、13日「生活的藝術」在印度德里舉辦「世界文化節」(World Culture Festival)慶祝其三十五週年,同時也和同是由古魯吉在2003年發起的「世界企業倫理論壇」(World Forum for Ethics in Business)合辦「全球領袖論壇」(Global Leadership Forum),有超過80國、三千人參加,在最新的The Leela Ambience Convention Hotel舉行,從上午8點到下午2點半,兩天的主題分別是「開創和平的明日世界:政治、地理、經濟及社會要務」與「構築明日的城市:領導與創新的要務」。

來自歐、美、非許多國家的政要、部長及國會議員都受邀在大會中發言。歐盟議會副主席、德國基民黨副主席、秘魯副總統、莫三比克、奈及利亞前總統、約旦、不丹前總理、挪威文化部長,普遍都認為「亂世」更需要領導人物。讓我印象較深刻的是巴基斯坦的參議員,很激動地表達其境內的敘利亞難民問題,認為是今日的領導人落伍的領導思維所造成的。法國前總理Villepin(維爾潘)認為二十世紀國際間發展出的權力不平衡,「新和平」需要新科技、新解決方案,基礎建設、教育是重點,他很推崇「一帶一路」對中亞的發展契機。印度國內的鐵道部、能源部、公路及交通部、財政部長也都上台致詞,他們一方面認同古魯吉的理念,一方面也闡述自己對「領導」或「明日世界」的看法,像是一下聽了很多TED Talk,不同國家、背景的發言。

12點到下午1點半的分組深潛(Deep Dive)時間亦有多元的議題,第一天包括:「當下與遠見」、「動態與和平」、「全球與國族」、「人文與數位」、「營利與倫理」。我選擇了和我教授的「科技與人文社會」較相關的「人文和數位」,由哥倫比亞年輕的議員主持,美、英和印度的企業界參與座談。第二天的分組題目有:「穩定與調適」、「永續與發展」、「女性領導人的角色」、「心境攸關」、「為社會平和的內心平靜」,我選擇了「心境攸關」(mind matters)。中場休息期間有機會和一些印度的與會者互動,有全球國際村、世界一家人的感覺,和二個禮拜後比利時的「恐攻事件」對比非常強烈。

「世界文化節」則於11日至13日每天下午5點到9點在空曠的河岸舉行。臨時搭建的二層舞台,面寬一、二百多公尺以上,同時可各容納一萬名表演者,舞台下的座位延伸更寬,深度也達百米;舞台及舞台後方的露天看台及主席台都沒打地基,只是用鷹架支撐起來,還經過幾場大雨的考驗。由於規模太大,短時間內這麼多人進出,對德里的交通、環境、衛生(臨時廁所)、安全造成很大的影響,因而引起一些爭議,需要繳交一筆五千萬盧比(約台幣二千五百萬)的「環境補償金」(environmental compensation)。

英國首相Cameron(卡麥隆)、日本首相安倍都有派代表致詞,印度總理Modi(穆迪)在11日晚上的開幕活動到場致詞時,也予以回應:「『生活的藝術』協助將印度的價值傳播到全世界,古魯吉對印度的『世界形象』的貢獻很大。如果我們一直批評自己,世界會如何看我們?」這個文化交流讓印度「看」到全世界,和不同世界的人「交流」;也讓各國的參與者「看」到印度的方方面面。很難得能同時看到那麼多不同的國旗、國家的人士,以及不同文化表演的節目,很像「文化奧林匹克」。

台灣除了參加前述的合唱表演,還有非常獨樹一格的「天地之初」舞蹈表演;上台致詞的台灣貴賓只有靈鷲山的心道法師。這個活動台灣少數媒體事後的露出並不多,每天全球「類似」的活動很多,但什麼主題才是台灣要關心、要參與的國際動向?在「經濟與政治」逐漸被邊緣化的今天,從社會、文化、人道切入的機會?

對於像奧運、世博或此次「文化節」這種規模的活動(世大運或世界設計大會大概只有十分之一的尺度),即使你在現場,你能「看到」什麼?能捕捉多少、理解到什麼?一般我們參加的研討會、各種主題的展覽或會議,因和自身的專業相關,對其掌握度較高。當活動的現場規模大到一定程度,亟需要有搭配的媒體資訊來補充個人有限的活動範圍。主辦單位要能掌握涵蓋整個活動,需動用的資源、媒體、組織、技術要有多「成熟」?整個活動瑕不掩瑜,印度的軟實力完成了一個超乎我預期與想像(overwhelming)的國際盛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rdan W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