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肇東教授
政治大學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
楊力州《我們的那時此刻》將過去五十年的華語電影當作一面鏡子,回顧不同年代的台灣,我們是怎麼走過來的。每部「電影中」,以及這幾十部「電影間」,反映出來的「真實」,對經歷過的相同世代都有很大的衝擊。有句旁白令我印象深刻:『你的人生有多少難忘時光,能用某部電影、某個主題曲、某段旁白,做為註腳?』因為自己也是電影迷,片中的電影有八成我都看過,感謝楊力州的視角與史觀,讓我的「觀影歲月」在個人生命中有了新的意義。
國小時期,和爸媽搭著三輪車到第一劇場、國泰戲院去看日本片,或到西門町去看西部片,是當時的家庭娛樂。在國中、高中,可以自己騎著單車,利用許多空檔看電影,是我在升學、課業壓力下的一個重要調劑。曾經在一個暑假看超過五十部電影,且都記錄下那些電影院(新南陽、紅樓、台北學苑、東南亞),票價多少(學生票在5-10元之間),主角是誰等。在「建中青年」曾寫了幾篇電影觀後感,並負責編輯「劇場」專欄,只差大學聯考沒有去唸「電影」。很多陪我渡過青春年華的電影院都已不復存在,現在的觀影場所有了很大的變遷與樣貌。除了幾個新興的影城,播放非主流電影的華山「光點」也是我常去光顧的地方。
因看了許多好萊塢的電影,使我對美式的生活、英文都不陌生(當然也很認真聽彭蒙惠的空中英語教室)。所以1975年我剛到美國攻讀碩士時,學校老師不相信我才到美國二週,這些熟悉感和一直以來大量的影像積累不無關係。(當然建中旁的美國新聞處也有一些貢獻)。總之,就是腦袋早就經過一番「洗禮」,“You are what you read (view).”。
楊力州的主軸是「台灣電影五十年」,但影響我的「那時此刻」電影則包括日本、好萊塢、及少數歐洲,再加上最近的中國、印度的作品。這些影像及內容都成為我了解該國文化的一部份,像《阿拉伯的勞倫斯》、《良相佐國》、《最長的一日》、《西部開拓史》、《屋頂上的提琴手》、《甘地》、《三個傻瓜》、《神隱少女》、《佳麗村三姊妹》,都讓我對不同的歷史、地理、族群有所認識。
話說回來,華語片的觀影經驗,從小學家裡附近的「金山劇院」看過很多香港的武俠片和愛情片,還有當時的台語片(《王哥柳哥遊台灣》等)。接下來李行的健康寫實片,《街頭巷尾》、《養鴨人家》、《蚵女》、《汪洋中的一條船》等,其清新細膩的程度都超越當時的港片。胡金銓的《龍門客棧》、《俠女》、《忠烈圖》等,相對於傳統的武俠片也是很大的突破,讓當時的文青感到非常興奮。
高二時的數學老師傅禺,剛開始寫小說不久,筆名為子于,常在課堂上和我們討論電影、小說。他是滿州國長春大學礦冶畢業的,我一直到出國留學回來都常去找他聊天。九0年代前後的《無言的山丘》、《悲情城市》又是另一種類型;去寶宮看《悲情城市》時還巧遇詹宏志,他說是殺青後第一次到戲院看這部片子。
李安的《臥虎藏龍》和《少年Pi的奇幻漂流》都曾進入了政大科管智財所的入學考題,用來測試同學對「內容」及其「寓言」的賞析能力。我在「科技與人文社會」課堂上也使用許多影片做為輔助教材,讓這門看似艱深的通識課得到學生認同的可能原因。
科技的開發對人類社會的影響,我們從美國公視的《石油世紀》開始,探討在十九世紀末開發石油為新照明能源,之後轉為汽車燃料,在二次戰後更成為碳氫化合物(石化)社會,甚至成為中東多次戰爭的源頭;公視《意外的電腦王國Triumph of the Nerds》從win95回顧個人電腦產業(Personal Computer, PC)的崛起,以及比爾蓋茲、賈伯斯等創造PC時代的人物;Discovery頻道的《工業革命與戰爭》講述了科技對戰爭、戰術及戰略的影響,而《搶救車諾比The battle of Chernobyl》在事發二十年後,回顧這個人類歷史上的重要「事故」,除了核災本身的嚴重性,有助於理解當時的緊急狀況下,政府的決策過程、及使用的搶救科技及風險。
台灣公視的《遠見的城市》(魯爾區、京都)則是工業地景、文化古都的保存與創新之最佳教材;好萊塢的《非常手段》從前瞻性骨髓移植的開發,討論人體試驗的醫學倫理,《愛的代價》則是罕見疾病的醫藥創投及利益衝突的故事。最近則選擇較多微電影、廣告影片、或TED Talk的片段做為討論的標的。只靠文字閱讀較為抽象,新世代的學生透過影像對主題的脈絡一目了然,因此對課堂上議題的吸收較為深刻。
最近電視上重播的日劇《阿信》,是二十年前首播時引起全民觀賞的八點檔大戲,其主題曲〈感恩的心〉更是流傳久遠。每個年代確實都有可以為其註腳的影片、對白、與主題曲。《我們的那時此刻》的年表上漏了2007年,我記得當年的《練習曲》和後來的「自行車騎乘風潮」應有關連;那句旁白『有些事,現在不做,會後悔』也是年度經典。
這些是我的「那時此刻」經驗,你的呢?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