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政治大學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

溫肇東教授

 

 

我們往前對「未來」可以看多遠、想得多深,和我們對「過去」的歷史瞭解有多遠、有多深是相關連的。本書雖然名為「未來報告」,但作者不只帶領我們從現在人類地球所面臨的困境,尤其是「資源的衰竭」,來探討未來的「機會」,並持比較樂觀的態度。

 

第一章他們深入地回顧了第一次及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歷史,從其脈絡及過程的演進,不只是聚焦在那幾項耳熟能詳的技術創新,而發現環繞在周邊的變革,包括人類工作、組織、管理方式等必要的社會變遷,才能「成就」一次工業革命。

 

書中內容有許多似曾相識之處,但透過新的敘事觀點及架構、有新的洞察(insight),使我們對未來更有線索、更有想像。作者用經濟學上最簡單的「生產函數」或「生產三要素」為概念,前二次革命,分別是在「勞動」和「資本」的大量運用、及優化,而較忽略「土地」這個要素。過去我們狹義地以蓋工廠所需的土地為範疇,本書將之擴大解釋為「自然資源」,包括能源、資源(地表或地下開採的)、空氣、水。過去我們在「使用」這項要素時,低估對其生產及消費的效率和外溢的影響。而作者從歷史的觀點提醒我們,每次的革命都是因為資源匱乏,從而逼出來的創新和效率改進的機會,將人類帶到下一個境界,過去幾年能源及原物料的價值上揚,正是下個革命的契機。

 

目前人類面臨的資源、能源問題,主要因中國、印度等新興的25億中產階級崛起而更顯急迫,同時價格上漲也鼓勵替代品的創新。但仔細閱讀作者對前二次革命的解析,除了每次革命都需歷經數十年,而且不只是生產要素「生產力的改善」而已,每次革命都有伴隨相應的管理創新、組織創新。過去在統計或經濟分析的解釋成長時,對三要素之外的「殘值」,也用過不同的名詞,如管理、創新、創業精神。

 

「第四個生產要素」相對地抽象,不同於前三項較有形、容易衡量。我認為本書最大的貢獻,除了將「第三個生產要素」的範疇再定義,及其優化機會的分析,更有意思的是拋出很多「第四個生產要素」的「創新」案例,如擴大「虛擬化」(virtualization)、「去物質化」(dematerialization),這是貫穿本書很多章節的梗,例如「無人車」的情境想像,在台灣討論的人太少,無人車的出現讓對私有車輛的使用效率、能源效率、交通事故等,都不再視為「理所當然」。

 

過去的生產及消費模式,產品或基礎建設的投資,其實有許多浪費及無效率之處,但都沒有被正視,若能較謙虛地反思,會發現很多本來以為「理當如此」的概念和作法,是有很大的改善空間。但每次的革命都有很多現在的既得利益者、主流學者會全力反撲、抵抗。

 

人很容易持續用舊思維來想像新工具,一百多年前當汽車出現時,有些人是想像哪裡去找這麼多人來當馬伕(開汽車的司機),而沒想到,車子是車主自己開的,甚至未來是電腦和無數感知器組合無人駕駛。

 

從第三章的五個重點:稀有資源的替代品、消除浪費、循環使用、改良、和虛擬化,加上第四章的可替代式零件(或模組化)及用「軟體」將零件連結起來,第五章運用網路整合系統,引導出的爆發力有十倍速的破壞式效果(物聯網、智慧化)。雖然在實務上已成功、成形的案例還不多,但這些線索及其動能(momentum)給我們什麼啟發?如果你相信六年後的工作有60%還沒被定義,今天大家熟悉的「現場」一定會被破壞、被「翻轉」,產、官、學、研的人與組織都需去調適。

 

中國大陸最近的創議「亞投行」和「一帶一路」,透過基礎建設的投資找到全球經濟增長的新引擎,相應地對資源、能源需求與本書的能源革命內容有密切的關係。新的視野、新的產業結構、新的人才、新的獲利模式,我認為都不是危言聳聽!不然就如作者所說「等著被時代淘汰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ordan Wen 的頭像
    Jordan Wen

    Jordan Wen

    Jordan W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