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政治大學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

溫肇東教授

 

 

去年來台的旅客應已接近1,000萬人,從五年前的500萬人左右倍增。這些人的進出對台灣城市及觀光景點的承載量有很大的影響。很多國家或城市的旅客人數超過其「常住人口」,透過什麼政策、要如何營運,才能因這些觀光客的到來,增加當地就業機會、提升生活品質,同時可吸引未來的觀光客持續地,並帶走愉快的經驗,這是值得深入探究的議題。

 

阿里山、日月潭、故宮、夜市等觀光景點,陸客的口音成為大宗;東京銀座百貨公司也都要聘僱華語的銷售員,週末走在銀座步行天國聽到的多是華語。二月十四日情人節,我在溫哥華街道上看到、聽到的也多是亞裔的人。世界是平的,人的流動性改變了城鄉的面貌。

 

日前也報導,國內生態環境較好的台東海岸及花東縱谷吸引了都會的移民潮,土地漲價後,對當地的農民、農地有所影響。宜蘭平原稻田中一棟又一棟的別墅蓋了起來,整個蘭陽的天際線與視野變醜了,這個損失由誰來負擔,是在發展無煙囪工業時不得不注意的事。

 

最近看了《旅行的異義:一趟揭開旅遊暗黑真相的環球之旅》(OVERBOOKED: The Exploding Business of Travel and Tourism),透過對法國、威尼斯及吳哥窟等地觀光文化的探討,上述現象在這些地方也都發生過、被檢討過。作者是個40出頭歲數的記者,但工作旅行已跑遍全世界,這本書涵蓋的地理範圍橫跨歐、亞、非、美、中與其他的旅遊書不同的是,除了景點的歷史演進,作者還討論觀光政策及旅遊產業的營運,也全面性地探討文化、土地、社區、工作、農業、自然與生態。

 

我自己也喜歡旅行,對旅遊業的經營也很有興趣。它是一個包含交通、住宿、餐飲、觀光景點,多重平台的操作,且要跨國連結,在沒有網路的時代,若能站穩「結構洞」,生意滾滾。在網路、行動裝置普及後,P2P的Airbnb、Uber會掀起一些變革,顛覆傳統旅行社的結構,但旅遊的核心還是要到達實體消費的景點,因此觀光的資源是有其承載力(Carrying Capacity)的問題,此外還有原本的住民和觀光客之間互動與供需關係,任何城鄉是為「誰」而存在?

 

在開放的年代,人進人出,對土地、人文、空間,會有什麼影響?如書中描述威尼斯或普羅旺斯的原住民紛紛離開,很有特色的地方小店一家家收掉,原來的味道不見了。一般只圖看熱鬧的觀光客或許不一定會察覺這些微妙的變化,但對許多旅客來說,走味的景點只剩下硬體的軀殼,軟性的人文風土不再,就會失去對自由行、背包客的吸引力。蜂擁而至的遊覽巴士帶來的「量」已改變了它的「質」?特色小店被千篇一律、外地製造的紀念品取代,青年人不願居留的城鄉,餐飲服務即使勉強維持地方特色,卻是由外來打工的族群替代,這是各城鄉發展觀光產業或地方社區營造所想追求的景象嗎?

 

除了文化觀光,作者也剖析遊輪和杜拜來探討「觀光消費」。2013年暑假在地中海遊輪的假期中,我曾仔細觀察了這種型態的旅行經驗,1500人服務4000人的營運內涵及作業手法,是作業管理很好的教學個案。從消費心理來看,「畢生難忘的假期」、「絕佳暫離凡塵」(The Great Escape),也是體驗經濟的最佳寫照範例。杜拜我雖然沒去過,但以「海市蜃樓」為標題,相當貼切地探討了產油國家如何在坐擁「黑金」之外,投資創造超越世界的消費天堂,作者當然也深入檢討其背後的文化與環境生態代價。

 

接下來以尚比亞、哥斯大黎加和斯里蘭卡三個分別座落在非、美、亞不同國度的自然觀光、生態旅遊。有別於人造的文化及歷史資本基礎,它們是用大自然的秉賦,直接呈現,吸引觀光客的眼光來享受不一樣的文明之體驗,再宏偉的建築在那裡只是無足輕重的配角,野生動物、鳥類、森林、大地原生的面貌才是主角。雖然這樣的自然資源也需要對應的政策及管理維護方式,如國家公園、野生動物保育、雨林及森林的捍衛。他們都同時要和貧窮、糧農、建設、教育、革命多面作戰。狩獵旅行、綠色觀光、戰地風光只是一個奢侈的幻象?

 

最後針對觀光的「新巨人」中國和「老巨人」美國進行探討,這二個國家人口眾多,地大物博、景點也多,不只是「國內市場」的潛力,其出國人口也是支撐未來全球觀光業的主要動力。作者特別以大陸的「黃金週」來勾勒其機會與問題,對比美國聯邦政府在這方面的不作為,大陸從中央到地方,無不積極開發此一無煙囪工業,其軟件、硬件都在快速學習到位中。最近英國式管家的課程在大陸很夯,六、七星級酒店及設計旅館也如雨後春筍。

 

我們很少真正瞭解過各國從政府高層的政策到第一線的業者是如何在影響、運作我們以為熟悉的旅遊業。其實而這個無煙囪行業和全球與在地、消費與永續、自然生態與人文歷史都息息相關,這才是我們應注意的終極關懷,也才能找回旅行的真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rdan W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