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政治大學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

溫肇東教授

 

 

政大EMBA校友會舉辦了稻盛和夫的七次講座,每次由一位業界的領袖和一位政大教授,一起討論稻盛的經營理念與人生哲學。有100名學員(多數是企業領導人)認真參與,樂於終身學習的例證。

 

稻盛和夫在日本原就被尊為「經營之聖」,有別於「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而稻盛近來以80高齡領導破產的日航V型反轉,更令人敬佩,我想這也是為何這個講座得到迴響的主要原因。去年在構想這個活動時,其實沒多大把握,第一輪邀請老師時,很多同仁回應說不熟悉稻盛的學說。雖然他除了事業經營成功,也寫了很多書與大家分享,但稻盛不是學者,沒有遵循一般學術的框架。

 

我想除了稻盛之外,還有誰能開出七堂課?有可能開得出來的多半是學者,如杜拉克、克里斯汀生、彼得聖吉、波特都是學者,在實務界企業領導人著書立言的不多。有人開過「蘋果學」,可環繞賈伯斯不同的產品創新、改寫多項產業,但蘋果公司相對的神秘,在他生前組織如何運作對外揭露較為有限,蘋果的同仁也不接受訪談。

 

Amazon的貝佐斯(Bezos)是另一個可能性,從網路書店出發,但仍不斷蛻變成電子商務或雲端服務;或者是Tesla的伊隆˙馬斯克(Elon Musk)多方面地開創過許多不同類型的事業,像這樣能有多次創新成功的經營者著實不多。GE的傑克威爾許在其高峰或許也有市場,但更早遠的經營者,洛克菲勒、愛迪生、福特、卡內基,可能皆已不合時宜,參考學習的價值不大。

 

大陸的馬雲、雷軍在未來倒是有可能成為新的典範,反觀台灣郭台銘、張忠謀是否能在目前的基礎上,再留下更多足以被討論或啟發的經營理念?過去台灣的「經營之神」王永慶曾經有過許多不同行業的開創,也有很多以其為名的講座。但隨著時代演變,「追求成本、效率合理化」已成為企業基本動作,創新、或者更深遠的企業理念或人生哲學才是吸引人的重點。

 

稻盛著作的範圍包括心法、技法、道法,從人生哲學、經營理念、變形蟲組織、工作方法、到會計理念都有涉及,且都是息息相關。更難得的是他還是紮紮實實的實踐者,並且出家當過和尚,豐富的人生資歷,還成立「盛和塾」傳授及協助其他中小企業,及「京都賞」用來表揚諾貝爾獎的缺口(唐獎與其近似)。

 

「稻盛七講」我們是這樣安排的:

第一講:「如何落實到阿米巴組織的會計理念」,由資誠薛明玲與會計系蘇瓜藤搭配,指定書目是《稻盛和夫的實學》

 

第二講:「稻盛和夫與我的持續鬪魂」,宏碁施振榮與企管系于卓民教授搭檔,分享《燃燒的鬪魂》

 

第三講:「稻盛和夫敬天愛人與我的利他」,研華劉克振與企管系韓志翔共同闡述《敬天愛人》

 

第四講:「日航改革對企業的啟示」,中鋼運通李慶超與企管系尹啟銘對談,分析《稻盛和夫如何讓日本航空再生》

 

第五講:「解構稻盛和夫的工作方法」,特力童至祥與企管系管康彥教授,書目為《稻盛和夫工作法》

 

第六講:「從稻盛和夫的哲學談起,與我對文化事業的捨得」,和碩童子賢與科管智財所溫肇東教授合作,闡述《稻盛和夫的哲學》

 

第七講:「我如何在職業生涯中努力認真地活著」,台北101宋文琪與會計系周玲臺雙簧,分享《努力,認真地活著》

 

由於每堂課學員都透過EMBA同學擔任助教,和講師溝通過後,事前引導同學閱讀,準備問題,是非常認真、精進的學習。在課堂上的問答也很直接、深入,回答也都因與談人有豐富的經驗,十分精彩。

 

以童子賢和我的這場為例,大家對稻盛的人生哲學如何和經營哲學連結,活用在企業上很有興趣。前半場我們分別以自身的經驗或熟悉的人物來詮釋、演繹稻盛的哲學,我特別強調生命的道場、情操教育、氣質(temperament)與反思能力(reflection),以日航和鼎泰豐來說明「員工第一」(追求全體員工物質、精神兩個層面的幸福),並以阿原肥皂、周奕成的大稻埕志業,做為全球公民及利他等態度,有別於一般經營管理課堂上會碰觸的議題和觀點。

 

童子賢董事長以他自身的職涯為例,從台北工專、宏碁、華碩到和碩一路的經營挑戰與體會,加上他文青的背景對近代史非常有心得,國內外資料旁徵博引(如西鄉隆盛、俾斯麥、胡佛),豐富學員對稻盛的人生理念有多方啟發。

 

在Q&A時段,學員提出了企業競合、共生,領導風格、品牌開發、台灣企業的轉型與和碩十年後的願景,及社會企業等不同面向的問題。童子賢對營業額、毛利、規模(因今年破兆)的思考,及其對價值的核心認定,還有反映在和碩未來以及其他投資決定,和稻盛許多不謀而合的地方,的確是令人折服的企業家。

 

我相信這股善力量,終生學習的熱忱是台灣未來能持續發光發熱很重要的源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rdan W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