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經理人月刊 2010.12月號

有天生就是全球化(Born Global)的創業者或企業嗎?他會是什麼模樣?

Born Global」的限制是什麼呢?又該如何定義呢?是市場在全世界嗎?或是資金來自全世界?或是經營團隊有國際人才?還是買家來自國外就是呢?

四百多年前的英屬、荷屬東印度公司等組織,為了尋找原物料如香料、棉花、礦石等,在全世界建立不少商站。一百多年前的石油公司如美國洛克斐勒石油、英國石油,以及荷蘭皇家石油等,也為了開發石油而在全世界建立據點,建造起跨國的輸油管。這些逐原物料而居的公司,似乎「生來」就全球化了。

把時間軸拉近一點看近代的製造業如福特、通用汽車、TOYOTA、飛利浦,或是奇異這些汽車和家電公司,他們都是先在母國(homeland)發展一段時間,才往國外發展。服務業如麥當勞等,其發展軌跡和製造業頗為相似。要成長為一家全球化的企業,需要在母國準備多久才有能力呢?

天生全球化企業的興起有歷史和地裡因素,近年來,科技和網路的影響也很關鍵,兩者使得金融、貨物、人員、資訊流通的藩籬逐漸消失,如iPad軟體開發者面向的是全世界的使用者。

台灣過去有天生就是國際的品牌嗎?趨勢科技主打國外市場,並在日本上市;電子五哥的產品賣到全世界;台積電、捷安特,以及HTC等都各自有利基市場,他們算不算「Born Global」呢?為何以台灣出發的無名小站、愛情公寓市值仍有其侷限?因介面及生活型態太台、太中了?

在一九九五年有次曹董事長認為,聯電的核心能耐是專業、整合,以及國際化,但是卻在同一年把全球分公司全部撤回,因其設備來自全球,但他們整合得最好、良率最高,他們的客戶在全球,但能作晶圓代工的沒幾家。聯電認為他們是一家「台灣接單台灣生產」的國際公司。用英語作為官方語言的UNIQLO,計畫將其總部遷到新加坡或上海,是一家很不日本的日本公司。要做為全球化的企業,究竟有沒有「文化」問題呢?

六○年代的法國還是非常法國沙文主義,但Insead這所全球知名的商管學院,卻從一開始就決定用全英文學,且規定同一國籍的老師不能超過十%,同一國籍的學生不能超過的五%。時至今日,不會說三種外國語文、沒在三個不同國家生活過的學生幾乎是不會被錄取的。日本京都的立命館大學一九九八年在九州成立了亞洲太平洋大學,設定全校一半師生是外國人,也是全英文教學,現有七千位外國學生,今年APEC部長會議就在他們學校舉辦,不愁翻譯人才。

上述兩家學校「出生」第一天就很全球化,也讓我們思考:台灣的老師要怎麼教年輕人創業?是要教導他們先洞察在地需求,還是應該一開始就讓她們沒有國界限制地去想像呢?或者有一個根本的問題:台灣的老師有多少是Born Global的?

在十一月初政大的一場座談會中我們談到,要養成Born Global的台灣企業,有四點很重要:一、加強創業教育,語言能力很重要;二、商業模式很重要,但商業模式不是用講的,而是要去做;三、基礎建設是必需的,而且還可以吸引大陸、外商,或是全球人才來台灣創業;四、企圖心,要重新喚起年輕人改變世界的企圖心。

Born Global」是一個重要課題,但「Being Global」可能更重要,因為不是只有出生那一剎那需要全球化,而是要一直維持才行。不論什麼產業、用什麼方式去做,最重要的是心態(Mindset),心態對的話,即使在艱困的環境裡,還是有機會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rdan W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