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經理人月刊 2010.11月號

     最近中部科學園區開發被中止 ,國光石化興建與否,202生技園區開發與否等問題一一浮現,商周也報導電子五哥的獲利只有傳產的1/5,代工宣告再見,這些問題綜合反映的應該是,台灣經濟與產業發展似乎遇到了極大的瓶頸,我們要繼續發展工業、製造業,還有多大的「空間」?

以造物為靈魂的日本也十分不願意放棄製造,但已持續低迷了二十年,今年前二季有微幅的成長,但基本上是海外生產與海外銷售的貢獻,國內的消費仍無起色,國內的就業也沒提高。國內生產毛額(GDP)的貢獻和大部分人民的感受無法連在一起。目前的經濟似乎已經二元化,企業獲利和地方就業、庶民經濟是脫節的,企業的全球化布局依其相對優勢在全球各地生產銷售,早就超越「國家」疆界。世界是平的,資金、技術、人才都很容易跨越國界,企業的總公司要設在哪裡,稅要繳在哪裡,國家的籌碼似乎不多。

    如果製造業的「附加價值」不高,或者其社會成本、環境成本很高,那有什麼替代方案可以支撐經濟與就業的發展?日本已好久沒有新創公司,上一個成功的新創公司軟體銀行也有30年了,日本的前一百大企業全都是老面孔。UNIQLO這家迅速竄起的平價精緻服飾公司,定位鮮明,以其布局全球的創新鏈及供應鏈改寫服飾業的遊戲規則,是一家非常「非日本」的怪胎。樂天與UNIQLO最近宣佈,英文將成為其官方語言,UNIQLO的總公司有可能明後年會搬到新加坡或上海,日本很快又留不住他。

東京大學榮譽教授兒玉文雄曾指出:1980年代日本製造業的製造逐漸移向海外,在本國內從事研發活動逐漸提高。1986年是日本製造業的研發投資首次高過生產設備的投資,兩條曲線發生黃金交叉,他宣稱日本從「製造業」轉成「創造業」。那是「日本第一個」的年代,在廣場協定下日圓被迫迅速升值,在美國狂買資產後,90年代初開始泡沫破裂,走入低潮,至今尚未恢復元氣。很多人當初診斷是其服務業(包括金融、流通等)的生產力太低,比美國低三、四成。但為何低迷這麼久,這麼難脫離此一泥沼。UNIQLO到底應被歸類在製造業、零售業,還是服務業?製造業若不能有高附加價值,那服務業能填補這個缺口嗎?目前有哪些服務業的附加價值是比製造業高的?從製造業移出來的人口能在服務業創造什麼附加價值?

最近經建會委託商研院舉辦了一個「2020服務業的藍圖與願景」會議,雖然服務業早就是經濟活動裡的大宗,但以生產製造起家繁榮的台灣經濟,產官學研一直不敢也不願意放棄在台灣製造的念頭。200位學者專家經過兩天的動腦會議,世界咖啡館結論之一是,2020年台灣若要變成一個更開放、更多元的社會,除了2300萬居民外,我們可否同時迎接容納2000萬名觀光客在台灣活動與消費,這個意見似乎有得到經建會副主委的認同。

從今年的觀光客520萬人到2000萬人的目標,每年15%的成長即可到達。從機場交通、住宿、到飲食,從自然景色、購物、到文創活動,如何吸引那些人來,大陸客、歐洲、東南亞、還是日韓?有很多想像的空間;從醫療、教育、到精緻農業的加值配合,也有很多可努力的地方。服務業做得好,可以直接改善我們的生活品質,增加就業機會,無煙囪工業的「十大建設」,是不是我們服務創新的契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rdan W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