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09.11經理人月刊

校園創業競賽在台灣已超過十年了,十年來經過網路泡沫與金融海嘯,但校園內參賽的風氣不曾銳減。十年來的參與,看過每年無數隊伍的新事業計劃書及口頭簡報,我和幾個主辦單位及其他評審,還有在台灣推動創業精神的創導者也經常有機會交流與討論。

 

今年我曾協助舉辦TIC100的北區初賽、複賽,也參與了宜蘭的決賽及在8月中旬剛舉行的總決賽。各校同學如以往一樣非常認真地參與,參與的導師也如以往一樣地熱心但是我比較遺憾的是,這些計畫大部分離實際都還有一大段距離,也就是說同學們對「商品化」、「事業化」的概念普遍仍嫌不足。十年來的經驗似乎不易傳承,也無法加速學弟妹的學習,好像每一屆都必須從頭來。

 

「技術商品化」表示從「技術到市場」作為一門專業,當中還有太多的互補資源、步驟需要處理,而這些「眉角」在學校中不太容易教得出來。以產品的製造成本為例,除了直接材料以外,還包括許多間接成本,通常學生都不易搞清楚,且被大幅度低估,通路成本也常被忽略,尤其要行銷到國際上,很少能講出教科書以外的實務內涵,業師的叮嚀不易被吸收進去。

 

至於對「事業化」的歷程,同學也都相當陌生,少數的步驟曾被提點的可能會交待一下,但多數掛一漏萬。學校教授的專利如何為團隊所用,所需要的智財如何安排常被忽略;資本形成的邏輯與時機和策略企圖之間也常有落差;市場的規劃通常也比較「宅」化,只看到台灣或自己熟悉的族群,不易有國際視野、甚至大陸市場的發展都十分陌生。

 

創業競賽可以用來選拔有創意的事業計畫,也可以是選拔針對創意()潛力的團隊。過去工銀Wewin比較重視案源(deal flow) YEF比較重人才培育,TIC100介於兩者之間,三者也都注意到歷屆人才的回流與社群經營,大手牽小手,但如何真正型塑出一個創業社群,真正激發出一些成功的新事業或創業團隊,則還是有挑戰。

 

我很意外在TIC100總決賽當天下午碰到兩位以前參加過比賽的學生,他們目前都正在創業中,抽空回來看學弟妹,也來聽聽有沒有新點子。他們過去雖參加了比賽,並沒有將比賽的計畫拿去創業,畢業後都先去上班,磨練實務經驗,在45年後累積了一定的行業經驗及人脈,也小存了一點錢。通常名校的MBA都為跨國企業所雇用,專業經理人的軌道上力爭上游,不敢出來冒風險。因創業的「種籽」驅使這兩位同學有勇氣離開組織,出來創業。

 

他們回顧因創業競賽的經驗帶給他們和一般上班族不同的視野,他們會比較隨時注意周遭的機會,在累積能耐及人脈經營也比較有方向。另外他們覺得在科管所學到的應是態度,對事、對人的選擇,包括論文及就業的選擇,讓他們願意在30歲前後踏上創業之路。過去十年的努力與投入,可能現在才是種籽萌芽之際,開花結果則需要更長的時間,但創業比賽的方式是否能進到2.0版,則是一個需要跨越的里程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ordan Wen 的頭像
    Jordan Wen

    Jordan Wen

    Jordan W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