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意外的機緣下,有幸到日本東北參加「國境祭」。九月初的夏末,溫暖的陽光灑落日本十二鄉鎮的聯合祭典,於三個縣的交界盛大展開。兩天的活動,匯聚當地各式特色文化,如燈籠帽子頂在近百位婦女頭上舞蹈,光影婆娑令人難忘。那也是我第一次深刻感受到有形文化資產及無形文化資產相互結合後所產生的光輝。
有人會認為舞譜看似「有形」,但若沒有實際演出,藉由人與人之間互動傳承,是無法完整保存流傳的。以雲門的舞譜為例,如果二十年不跳,屆時人事皆非,想重新再現可能已是新的詮釋了。因此無論有形或無形的技藝,傳承並非只要有一二徒弟即可,在其尚未消失前,要得到社區甚至是社會支持與重現,才能自娛娛人及再創與再生(recreation)。
前文建會陳其南積極推動的社區總體營造,精神與本書理念不謀而合。目前台灣百業蕭條,科技業景氣持續下滑,而政府的幫助對突圍有限,主要的活力還是來自民間大眾的。若能槓桿施力活化社區文化,維持鄉村活力,藉由觀光帶來經濟效益(例如:飲食、交通及住宿、觀賞……等),讓社區總體營造結合地方特色,達到保存、展示、及活絡地方經濟等諸多綜效。
二年前吳思華校長曾主持經建會「服務業2020年願景」,當時的結論之一是台灣若希望成為一個更開放更多元的社會,大家可想像2020年有二千萬個觀光客蒞臨台灣。因為台灣的自然風光、人文景觀、文化遺產、及生活方式(Life Style)都可吸引各國旅客。水平來說,搭配各部會在推動的觀光,如健康檢查、醫療照護觀光、教育、農業觀光,與各地方政府原來的基礎計算,每年只要15%的成長,2020年就會到達2000萬。這兩千萬個旅客的吃、住、交通、服務、參訪極需要各行各業發展升級。為了讓台灣整體的觀光資源能永續發展,各國旅客(尤其是陸客) 、自由行、或背包客應各占多少比例,可即早進行策略規畫。
從垂直面來說,從機場、高速公路、高鐵、購物商場到旅遊景點,其吞吐量若考慮到二千萬個旅客進出,所需的各種周邊設施及服務,將會是未來幾年重要的投資,如七十年代的「十大建設」。許多國家都是可以容納比自己國家人口數更多的旅客。當有這麼多人進出的情況下,兩岸的關係也不得不和緩。
只要水平與垂直均能循序發展,各項相關產業皆能有良好的展望與願景。比起過去的科技業多是外銷的行業,再怎麼成長,科技園區外的人皆很難感受到。但服務業的進步、旅客滿意度的增強,能讓全國民眾也有立即切身的感受。文化及自然資源的保存與活化,不只能有效提升各行業的內涵,各種創新的服務與產品,也直接提升國民生活品質。這樣的願景與實踐,可再次展現台灣豐富的文化生命力,也和本書的主題更加契合。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