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政治大學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

溫肇東教授

 

       最近有幾則和「工作」相關的新聞被炒得火熱,一是鴻海郭董願花2-3倍薪資延攬被Google錄用的人。Google這次招募100多人,據報上說的工作是和Google總部同仁同步進行全球性產品(如Chrome作業系統)的研發工作,借重台灣軟體人才有些兼具硬體的經驗,是矽谷不易找到的人才。台灣的網路環境也可做為一個未來網路產品的測試基地,這與過去外商公司在台招聘,只是為總公司在台灣行銷推廣既有產品、或做局部軟體及介面的在地化,工作挑戰似乎不太一樣。

 

 

       其實郭董不滿的應是在無就業經濟(Jobless Economy)的環境下,他提供15,000個工作機會,卻沒有被大幅報導,而Google 100多人的招募卻佔滿了版面。郭董用個這招確實在隔天有扳回一些版面,但兩個企業提供的工作機會及生活意涵是一樣的嗎?因工作不只是一個賺薪水的過程,也是發揮能力、自我實現,即使不是天職召喚(calling),也是做人存在的基本尊嚴。

 

 

       鴻海若能搶來Google錄取的那些人,會提供類似或更有挑戰性的工作嗎?我們不能忽略鴻海在未來新興領域的佈局,八屏一幕中或許有許多創新前瞻的工作。因其15,000人中有七成為研發人員,台灣有多少單位管理過1萬個研發人員,鴻海過去所熟悉的生產及規模管理經驗派得上用場嗎?Google的錄取者,會不會因2-3倍的薪水而過去鴻海?這些人原來都在台灣哪些公司什麼單位工作,為何原單位留不住他們?有幸到Google工作,不論3年、5年的資歷,都會在履歷上鍍金,就像韓國人都希望能擠進三星工作個幾年。

 

 

       另一事件是前陣子被Facebook以190億美金收購的WhatsApp,只有55人,成立4年半。由這55人創造出來的價值,和他們實際的「工作」內涵有多大的關係?這家公司沒有廠房、沒有土地,只靠創意、靠洞悉消費者在行動通訊、智慧型裝置的使用行為,創造出最大社群網站媒體Facebook不得不把它買下的結果。他們一定做對了什麼「好工作」,當然在190億美金的價值中,每位員工分到多少是另一個問題。 

 

       台灣的平均薪資多年不漲,雖然大家每天上班工作與以往並沒有太大的差別,你在台積電、聯發科上班,和在HTC或ACER上班,工作內容雖然不盡相同,但它的經濟「價值」真的差那麼多?其實,非經濟價值,如:生命情調、與生活品質,可能都是每個人工作選擇考量的原因。 

 

       工業革命之後,資本家提供生產工具,召集工人配合機器設備來生產產品,再推銷販售出去,工人領取的工作代價就是工資。產品的價值主要是由經營者的策略、技術決定的,工資只佔其中一小部分,人跟生產工具及其主人是疏離的,工作環境也不受到重視。

 

       但經過二百年後的今天,軟體、網路公司之類的知識經濟,創造價值的主要是來自員工的知識,工作的場所、福利與組織已大大不同。就像Intel早期創辦人Noyce說,在Intel誰有最多知識,說了算,而不是你的位階或股份,因此主管也一樣沒有個人辦公室。過去台灣高科技產業在「促產條例」下,科技新貴「入股分紅」也有這種味道,適當地將利潤分配一部份給貢獻價值的幹部。

 

 

       在開放式創新的大旗下,很多公司只保留核心技術與人員,其他工作都儘量外包,因此終身雇用的「聘僱制度」只是工業時代的產物,目前非典型就業的自由工作者(Freelancer)或約聘的合約就取代了正式員工的職缺。知識經濟到來,不只藍領工作者逐漸式微,傳統的白領「中產階級」也因社會M型化而不復存在。 Tom Peters更誇張地預言,90%白領工作者10-15年內將逐漸消失,一般政治人物以社會中有廣大穩固的中產階級為基礎的政治、社會概念或模型應已開始動搖。

 

 

       美國的財富分配,最高的1%擁有全國財富的43%,比95%的人加起來還多。很巧的,最富有的1%也是擁有43%的土地,其次的9%擁有40%,剩下的90%只佔有17%的土地。我們以為剛從共產制度改革開放的大陸,財富分配會平均一些,其實不然。改革開放後,經過30年的發展,根據北京大學副教授夏業良的研究,中國有41.4%的財富,是由區區1%的人所獨佔。這是「佔領華爾街」1% VS. 99%的運動以來,尚未被認真檢討的。

 

 

       三、四月的服貿學運一部分參與的學生想表達的,應是他們的機會因財富的差距越來越大,未來/前途變得渺茫。其實彼得‧杜拉克在1985年發表的《創新與創業精神》一書中就指出,在1970-1985年的美國財星五百大裁撤了約600萬個工作機會,但美國在同一個時間卻增加了4,000萬個工作機會,多數是由新興中小企業所創造。後來九0年代新經濟、新創事業不斷地興起,而三大汽車、柯達等大公司欲振乏力,也例證在在。 

 

       未來在更全球化及科技化的年代,市場版圖丕變,尤其是台灣,好的「工作機會」是由大企業,還是新創中小企業提供?年輕人即使到大企業上班,是不是也要能在組織內去創造工作(create a job),而不只是去做既有例行工作(take a job),因新公司每天有新的挑戰需要回應,未來年輕人對工作的態度可能也要有新的認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rdan W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