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想走出代工的宿命,企業希望轉型升級,極需補強各種能耐,而其中最缺的可能就是「文化智商」。同樣的,近年來在推動「品牌台灣」或「行銷台灣」,也和文化智商高度相關。「文化智商」簡單的說,包括對自己文化的理解,台灣的文化到底包含些什麼?什麼代表台灣;及對異國文化的包容與處理,亦即在工作中或生活中,我們可與異文化的人們有效互動的能力。這樣的能力過去在我們的教育及養成的過程中,是非常的不被重視與不足的。
台灣的人因為島國或近來「鎖國」的緣故,很容易「自我感覺良好」,除了客戶及工作上的需要,我們不太努力也沒興趣去了解他國、或關心鄰國事物,所以我們對東南亞鄰近文化的了解,說不定沒有歐美來得多,而且多半停留在觀光的層次。即使在福島事件,我們表示的熱情與巨額捐款,可能也因不諳日本的文化,或文化智商不夠,在處理上沒能得到相應或適當的回報。
雖說有很多人可以同意「世界是平的」概念,在實際的物理(有形)世界還是有距離的、還是有各種的關卡,並不是真的平順到暢行無阻。不論從技術、人力、金融的角度來看,今天和過去比較,流通確實是幾乎無國界。我覺得很多有形的或無形的「障礙」,其實和當事人或主事者的「文化智商」有關,亦即對對方的語言及文化掌握度較高的人,比較能夠在跨文化間來去自如,比較沒有溝通或理解障礙,在講究全球行動力(mobility)的今天也比較吃香。
在楓丹白露法國最早國際化的管理學院INSEAD,創校時就規定沒有哪一個國籍的老師可以超過教員的十分之一,沒有哪一國的學生可以超過全體學生的百分之五。像這樣「天生就是全球化」(Born Global)的學習環境,培養出來的學生應會有較深刻的多元文化觀。最近我聽說入學的條件又更進一步,不只是要會兩、三種第二外語,必須起碼曾在三個國家以上生活過。個人創造力的要素包括有較深刻的生活經驗,能欣賞跨國的多元文化。
不論在董事會或經營階層,台灣的企業很少有超過三個國籍的背景。生長在島國的我們,對處理多元文化的經驗與智商都不多,雖然目前外勞人數(菲傭、印尼傭、陸配)已是習以為常的現象,但我們並沒有特別想去了解這些伙伴的原生社會及其文化。在企業人才的運用上,也鮮少想到我們可以招募全球的人才為我們所用。新加坡的人口少,反而可以吸收運用多國的人才。
宏碁與蘭奇的恩怨、明碁併購西門子的收場都不好,在在暴露從個人到企業,我們「文化智商」都不夠的事實。這本書剛好提供了一個我們可以多理解各種不同文化,以及具體培養「文化智商」的方法。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