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4 創刊號 溫肇東專欄
一座城市、一個國家要永續發展,其中一個要素,就是要十分清楚自己獨有元素,並循此策略性地行銷國際,以獲得的利益繼續打造城市與國家的競爭力,產生良性的循環。
最近,台北市政府財政局徵求一個研究案,「臺北市市有無形資產開發經營策略委託研究案」找尋創新的作法透過無形資產來創造價值、增加收益;許多地方政府在財政上捉襟見肘,開始探討更多元的解決方案,並為這個城市與鄉鎮,注入更創新的活力。
命名權,讓企業與政府雙贏
為公有無形資產創造價值,最常看到的方法之一是「命名權」。命名權在國內未成氣候,然而,在日本、美國等,已十分熟稔這種操作,並帶來很高的實質收益。有些地方政府開放體育館、表演中心或街道的名稱,給企業命名,如入口網站雅虎命名的「福岡Yahoo!JAPAN巨蛋球場」、保險業Safeco在西雅圖球場命名的「Safeco field」等。而出資的企業除了擁有命名權外,效益不僅於此;基於許多路標與方向導覽的需求,相關告示與導覽手冊也會出現其名稱。對於地方政府而言,長期合約甚至高達數億美元的挹注。前些日子在阿拉伯國家一個「1號」的車牌也飆到四億台幣。企業贏了面子,政府贏了裡子,可謂雙贏策略。
這些做法,台灣當然可以借鏡,不論是公有市場、市立圖書館、市區公園等,都可以開放給企業命名權,甚至個人也無妨。此外,還有「聯通權」也是普遍的做法,如捷運或地下道的規畫藍圖中若經過某些購物中心,就可以設計部份出口可以通往商家,讓商家取得這段通道的聯通權,引入更多人流與金流,而政府也可以此收取權利金。
創造雋永的故事,才能引爆商機
然而,上述這些無形資產的價值創造,基本上仍建構在有形資產上,去衍伸它的價值,政府應思考更為積極的做法,去創造與經營真正的無形資產,讓無形資產本身就能說話,讓其充滿故事與感情,值得民眾重複體驗、一再收藏?如愛丁堡、亞維儂、托斯卡尼等。
日本也是一個擅長策展與經營故事的國家,所以它多次舉辦世界級博覽會,以及創造許多經典日劇,也帶動了它經濟上的活絡,刺激了服務業的成長與外來觀光客的消費力。2005年愛知博覽會的門票收入,就超過500億日幣,而在博覽會場中所販賣的授權商品,更高達800億日幣。
目前,台灣也正努力往這個方向前進。2010,2011接踵有「國際花卉博覽會」、「國際設計年會」等大型活動,如能辦得好,提升設計業的水平、提高花卉產值、增加觀光旅遊收入的相關建議。對台北市來說,都是提高城市在國際間的能見度,建立城市品牌的良機。
創造城市或國家的價值,不能光賣祖產,需要經營與建構新的價值。一個城市要偉大而有名,必需捉住自己的獨特性,並與時俱進,並用當代的呈現方式,彰顯它的特色與精神。
不缺題材,只缺創新精神
台北的101大樓,是否能拍成刻骨銘心的愛情電影,媲美《西雅圖夜未眠》、《托斯卡尼豔陽下》,讓它除了亞洲地標的意義外,還有愛情經濟可以販賣?當韓劇都已將家族經營「遊戲產業」的故事,融入現代的連續劇劇情,讓觀眾深刻體會這個產業的遞嬗與新貌,「整形春秋」影集也透過整形行業做為舞台提供社會上新興議題。而反觀我們連續劇,還是二、三十年的樣版內容,沒有什麼兩樣,缺乏當代社會與新的產業情境。
我們的電腦產業已經成熟,為何不多寫一些在內湖科學園區、南軟工業園區有關工程師職涯或科技產業的點滴,這些都是很精采動人的故事素材,也是我們獨有的元素,卻沒有在我們的文創作品中被適度地呈現出來。這些發揮的機會,不只是戲劇而已,它們都是無形資產的一部分,可創造更多的衍生商業價值與經濟效益,我們卻未能善加利用。
有沒有可能,我們邀請國際作家到台灣319鄉定居半年,請他寫一些小說。這個故事可以是寫在埔里製茶傳承大家庭的興衰,也可以是池上米鄉的愛情小品,或竹山921震災後的重建,在故事中可以融合在地特色、風土人情、美景美食等,增添異國風味。很多長期旅居各地的作家,原本就嚮往融入當地文化,書寫小人物的故事。款待一位作家的在地消費,遠比砸大錢做形象廣告,成本低多了,而且效益高多了。
創新,就是讓這一切化為可能的支點;沒有支點,縱有千斤力也枉然。(採訪整理.許立佳)
- Apr 05 Sat 2008 20:02
為「無形資產」注入創新DNA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