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從企業最核心的問題出發,組織要生產甚麼?如何生產?為誰生產?來重新檢視商管教育的範疇。
生產甚麼?牛油(民生)或大砲(國防)是最古典的例子 IBM到底在提供「產品」或「勞務」,綠能應發展太陽能光電還是風力發電。
跨國公司的產品應為第一世界還是第三世界的需求研發與產製,GE同時產銷十萬美金和一萬美金的「斷層掃描器」。
普哈拉在「金字塔底層的財富」也揭示:跨國企業以其資金及人才應可以為過去所忽略的「市場」創造價值,不只造福窮人,公司也可以獲利。

最近麥可波特也主張企業可創造「共享價值」(Shared Value),尤其是經濟需求以外的一些「社會需求」。
過去掌握資源的人,玩金錢遊戲、衍生商品,搞出金融危機,歐洲國債,如果能多設想、多滿足一些「社會」真實的需求,能提高更多地方的「幸福指數」。

過去的企業管理系統太狹義,地球要永續,從我們生產及消費系統流失的廢棄越少越好,
像德國政府規定製造商有責任回收其所製造的東西,這樣的法令會讓廠商在研發產品時,
會為回收或再製造而設計,選擇容易分解的材料,讓回收處理的費用降低,也讓生產到消費的迴圈(cycle)中對地球的衝擊最少。

我們目前使用的耐久財,如家電、汽車、醫療器材,基本上是滿足我們需要的效能(Utility) ,而不是「擁有」那個裝置,
加上若「生產者有責任回收」,「租賃」就可能會變成主要的營運模式,也可能因較易取得促進更多人的採用。
傳統的企業管理主要是在處理以企業為單位的競爭與策略,廠商理論(theory of firm)是在討論企業為何會誕生及存在。
企業過去的競爭對手很明顯,統一V.S.味全、可口V.S.百事,今天全球化的結果,卻是標準的競爭,規格的競爭,
整個供應鏈的競爭,即價值是由體系中成員共同創造出來的(co-creation)。

與消費者「共創」的概念,使得「如何生產」已不是以企業為單位的問題。
也不是簡單的make or buy,在研發初期就會引進不同的夥伴,最後形成一個供應體系
,如:蘋果概念股,Wintel陣營,你是App Store 還是Android market。

「誰」生產?企業被要求要對其利益關係人(stakeholders)負責,而不只是出錢的股東(shareholders)。
每一個企業為生產不同的產品動用到的資源很多,也包括社會、自然生態、勞工、知識科技,資本只是其中一部份,
必須給他們相對的報酬,因此,生產「甚麼」以及「如何」生產,也和「為誰」生產息息相關。

此外,公司的產品或勞務及其使用及消費,對社區、廣大的社會,自然生態可能都造成影響(外部成本),
在生產的過程中,過去的簿計沒有把所有的成本(生產因素)納進來,因為外部成本無法內部化。
大家對GDP的限制有很多檢討,希望從環境面、社會面、經濟面來修正此一大家依重的指標,
如:人類發展指標、綠色國民所得帳等。民有、民治、民享,放在今天的商管脈絡就是共創、共治、與共享,只差沒有「共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rdan W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