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設計與變革可能說2010年最多人討論的議題,從IBM歷次的CEO調查可以看到「變革」是高階經理人最關切的問題。因環境、市場、技術的快速變化,引起組織革新的壓力,Tim Brown的「設計思考改造世界」(change by design)將「設計」與「變革」連結起來,他所創導的「設計思維」(Design thinking)擴散到許多商學院,包括史坦福商學院內的D-school,倫敦帝國理工的Design London,多倫多Rotman商學院的The Design of Business,還有吳翰中在杜克大學試教的「美學CEO」,都是我們看到一些商學院試著融入設計的作為;在設計端,我們也看到謝榮雅的「設計創投」及設計4.0的概念。

  「以不變應萬變」是過去多數人,面對變化的態度,產官學研各界都有「變革」的呼聲,但知易行難。因大部分人的養成過程中,很少受到「設計」與「變革」的訓練,很少有創新與「創造價值」的心境(mindset)。很多人被問到他的領域有什麼創新、如何創新,會覺得受到挑戰,有被侵犯的意味,他們老神在在,吾道一以貫之,相信有永恆價值(lasting value)的東西,不會變化太大的。我們生活周遭的基本道理有其一定的物理、心理定律,不用太驚慌於外界的變化,如新興國家或中國市場的崛起只是表象的,其背後的經濟、社會定律也逃不過我們所瞭解的經典,因此,我們還是在教「基業長青」(build to last),而不是教「基業長變」(build to transform)。很多老師以20年前所學的東西,在教今天的學生,去應付明天的世界。

  印度有位小學校長就不這麼想,她本身是學設計的,十年前她女兒五歲時,哭喪著臉回家,老師不懂她的作品,硬是以標準答案否定了小孩的創作,這位媽媽當下就決定自己開小學來改革扼殺創造的教育。

  這所河濱小學十年了,三年前他將其治學理念透過Design for change 的活動進行推廣,才三年就得到全球25個國家25萬人的迴響。這個活動很簡單,主張打破生活與學習間的界限,四個步驟:感受(feel)、想像(image)、行動(do)、分享(share),要十到十四歲的小孩用心去感受生活周遭的問題,想像出一個解決方案,實際將此一方案付諸行動(一個禮拜),並將成果和大家分享。河濱小學除了40%的傳統教室教學,60%都是活動教學、問題導向、情境式的體驗學習,結果他們的學科成績(自然、數學、英文)比印度的平均要高出20~70%。

  今年在台灣的活動名稱叫「孩子行動,世界大不同」,將上述的經驗拍成七分鐘之內的影片參加比賽。在台灣這個活動是由師大附中的實習老師、準備當兵的代課老師、及準備去留學的幾個年輕人發起。短短的兩個月當中,有48個隊伍參加。經過評審,有七隊得獎,分別得到感天動地獎、最易複製獎、薪火相傳獎、環保尖兵獎、改變神速獎、大膽突破獎、首獎:台灣製造獎。參加的小孩都因為這個經驗,在他們的學習成長的過程中,有了突破、多了勇氣,對週遭的事物更有同理心。

  在印度最大的獎叫甘地獎,因為甘地鼓勵印度人「讓自己成為那個你想要的改變」,在台灣的首獎為「台灣製造」,我想叫「台灣創造」更好?印度一個小地方的校長可以發動讓全球多人響應的運動,台灣有沒有可能?這個改變的輪軸一旦啟動翻轉了,「台灣創新,全球動心」,指日可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rdan W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