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975年我到位於紐約上州(upstate)的羅徹斯特大學報到,學校有一個城市導覽(city tour),巴士經過市區時,只記得這邊是柯達的工廠、柯達劇院,那邊是柯達公司的土地、喬治伊士曼故居等。羅徹斯特市基本上就是一個「柯達城」,八十萬人口中有超過五萬人在柯達工作,連同家屬,整個城約有1/4的人和柯達有關。柯達公司創辦人喬治伊士曼在1932年過世時,將他的財產全捐給了羅徹斯特大學。因這股資源的挹注,羅徹斯特大學力爭上游,在許多領域也擠進全美一流之列。學校擁有柯達公司1/4的股票,1976年柯達公司正在其事業高峰。

我們的音樂學院就叫「伊士曼音樂學院」,還記得畢業典禮時,在伊士曼戲院聆聽貝多芬第九交響曲,華人聲樂家斯義桂是合唱部分的第一男低音。另一家光學公司全錄,在羅徹斯特地區也有很大的營運單位,依稀記得高中地理還提過羅徹斯特也叫「光學之城」。城內的「羅徹斯特科技學院」(RIT)也有很好的光學技術科系。那個年代MBA的同學及台灣同鄉會中,有不少人是在柯達與全錄這二家公司上班。

這段求學時的因緣,讓我有機會可揣摩美國東北地區在100年前廿世紀前後,現代工業發展的脈絡歷史。1991年再次到美國留學念博士,壬色列理工也在紐約的上州奧伯尼-特洛伊(Albany-Troy)地區,歷史上是美國內戰時期的軍火供應中心,讓我加深對該地區傳統工業地景的想像。在科技管理策略的課中,1993年柯達為了徹底從類比轉型為數位公司,董事會特別將摩托羅拉CEO喬治費雪挖角過來,在課堂上討論柯達可不可以將腦袋連體質「轉換」過來。

柯達公司其實早認知,在影像世界數位技術終將取代類比技術,因此也第一個推出數位相機,但那時數位影像的技術、基礎建設、與周邊配套條件都不成熟;且底片及沖印業務還持續獲利良好(冷戰結束、新興市場的照相業務成長方興未艾),是一個典型「核心僵固」的案例。當時柯達的高層及中堅幹部都是化學背景出身長大的,且傳統部門還很賺錢,較難痛下決心自廢武功。柯達也曾經想藉多角化或核心能力的衍生,為公司找尋第二條S曲線,以其底片的化學技術,在八年代,曾併購先靈製藥及其他臨床試驗的藥劑公司。但費雪進來整頓時,把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定位在「數位影像」,因此第一時間就是把化學、生醫等非核心的業務先賣掉,但後來也沒走出困境。2009年曾聽過柯達的一位副總演講,他們已放棄消費市場,專注在其數位影像技術的機構市場,沒想到最近已被迫宣佈下市。

同樣以底片及沖印為主業的日本富士軟片公司,1970年代就與全錄合組公司,且在精密化學方面,往半導體及液晶螢幕的重要塗料發展,其轉型似乎比柯達順利。企業能活過百年已不容易,要與時俱進,多次浴火重生更難。一個城市過份依賴一個產業、一家企業,當那家企業被淘汰時,城市能幫企業什麼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rdan W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