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大部分的人都同意實質的經濟成長,有一大部分是新創事業與創業家精神所帶來的。傳統商學院所要教經理人的內容,和教創業家思維最大的差異在哪裡?創業家有什麼特質讓他做出經理人做不出來的創業決策?幾十年來學者試著回答這個問題,但一直都很難釐清是創業家獨有的性格、習慣與行為,因為創業家有很多種。從自營的中小企業主到高科技公司的創辦人,在經濟上都承擔一定的功能,但創業家比較敢冒險嗎?有遠見、比較熱情、執著嗎?其實有些卓越的經理人也有這種特性,那我們如何區隔出創業精神教育與一般商管教育的差異?

今年二月在曼谷的REE Asia 2012,達頓商學院的Saras  Sarasvathy 教授受邀前來分享她的創業研究,我覺得特別值得提出來和大家分享,有別於一般MBA比較注重因果關係Causation的分析,引導人們去找尋及選擇戰術,運用給定的工具去完成特定的目標。她用「實踐」(effectuation)來總括她的研究,創業家是用一些不一定存在的方法去完成新的或不同的目標。

Sarasvathy教授師承諾貝爾獎得主系統動力學者Hurbert Simon,她從400多位創業家中,深度訪談了27位「熟練創業家」。他們都有15年以上的創業經驗,創過多家公司(包括成功的、失敗的),至少能將一家上市公司(其市值從2565億)。

一般的創業家通常說不清楚自己成功的關鍵因素,或他的行為和別人有什麼不同。經過深度訪談、錄音、逐字稿,經由其研究團隊分析後,Saras發現有65%的受訪者在他們解決問題的時候,有75%的時間用的是實踐(Effectual)的邏輯。

未來通常很不確定,也不容易控制。從氣候急遽變遷,到四大慘業、在產能過剩或供貨不足中循環,企業不易掌握到顧客真正的需求及市場趨勢。但我們已很習慣根據過去的資料及對未來的假定做預測、做計畫。 創業家在創業初期「事業概念」通常不像教科書上說的那麼清楚,有「完整的」產品構想或營運計劃書,更難有未來的銷售預測。但創業家通常對自己的背景、能耐、資源及人脈有一定的「自知之明」。從這裡出發,將粗糙的概念「就地取材」,「拼湊」出雛型,快速拿到市場上測試與驗證,再彈性調整。因了解自己的資源,每一機會的探索,都是在輸得起(affordable loss)範圍內,並且能快速地將失敗的經驗轉換成自己的資本。

在這些努力的過程中,因對其創業構想的信念與堅持,並能與時精進,自然會吸引到一些「貴人」,願意在有形及無形的資源上助其一臂之力,與創業家共同往下一個里程碑邁進,就這樣在每一個共創的循環中逐漸茁壯,而達到事業有成。這樣的歷程和成功的經理人有什麼不同,基本上經理人相信「如果我能預測未來,就能控制它」,創業家相信「如果我能控制(創造)未來,就不需要去預測它」,值得讀者明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ordan Wen 的頭像
    Jordan Wen

    Jordan Wen

    Jordan W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