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導讀後發制人:聰明企業如何不創新也能主宰新市場

創新是一個事件、一個器物,還是一個過程。一件目前會被我們稱為「創新」的器物或商業模式,其實多數是經過長時間多個角色參與,累積合成(cumulative synthesis)地演化,而非偶然或天縱英明的靈光一現。如「創意成真」一書中的許多例子:3M的利貼、Sony的隨身聽、飛利浦的CD都是很經典的故事。

大部分的創新點子、發明、或專利並沒有被利用或授權,也沒有先佔優勢,能夠成為「創新」都是已被多數人使用的東西,且和原來最早推出的產品形貌,甚至使用方式都有很大的不同。

因此真正的發明人或率先推出產品者,通常不是目前我們記得的人或公司。大家會記得的創新案例,且實際因「創新」而獲利者,如表4.1中的免洗尿片的寶僑、錄放影機的JVC網路書店的亞馬遜,都並非最早做出產品的「創新者」。這些觀點其實在三年前的「野心與願景」(How latecomer dominate the market)就已探討過先動者優勢(First mover advantage)的迷思。

會被大家肯定或傳頌的創新,多半是因其創造的「價值」,受到顧客的喜愛而創造出新市場,改變了大家工作及生活的習慣與方式,也造就了一批新的生產者、供應商及服務業,如個人電腦,網際網路、行動通訊等產業的興起。

另有一些創新是改變了「交易形式」,可能改變了交易標的物、交易的對象,或交易的情境,將原不可交易的東西變成可以交易。例如:台積電晶圓代工模式的創新,即是將原來IDM整合在公司內的流程切割出來,替無晶圓廠的IC設計業者製造服務;或某種藥從需要護士注射改變成口服,病人可自行服用。這些都是交易供輸的形式、對象、情境不同的創新。

創新之所以被採用,不論是消費者或廠商,通常是因為交易介面被標準化、模組化,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或者汰舊換新的轉換成本很低,積極的採用動機促成了供應鏈的整併或解構,如行動通訊產業,從當初各國電信公司一家包辦所有的電訊服務與產品,到今天多元的各階段服務及產品提供者的垂直分工,就是一連串切割解構的過程。晚近又開始有不同的業者試圖進行上下游的整合,如手機廠商與作業系統商,內容集合商或加值平台,造成價值鏈的另一次合縱連橫與重整。

本書將創新的類型依「創新對消費者之習慣和行為的影響」與「創新對已具規模企業之能力與關連性資產的衝擊」分成:重大的創新、革命性創新、漸進式創新、策略性創新,並據此區別出既有大廠商與創新廠商各自的擅長與機會,作者將創新的歷程分成拓殖(colonizer)與整併(consolidator)兩階段,而這兩階段所需的能耐與資源是不同的,這部分論點和克里汀生的「創新的兩難」相似。

新進廠商的資源不多,但也因此沒有太多的束縛,如果看準了市場缺口,過度滿足、尚未被滿足、尤其是尚未消費的市場,同時能提出適當的解決方案,通常就能攻下創新的灘頭堡。但要再繼續前進佈局,則需要更多的互補性能耐與資產,很多創新啟動者都不具備,也無法即時調整,而喪失了一統江山的機會,拱手讓給資源較多的既有廠商。錄放影機先推出的是安培(Ampex),但後來居上的是JVC

既有大廠商的價值、優先順序、資源與流程都不適合去進行會破壞既有市場及供應鏈的革命性創新,但是當創新的風險與不確定性降低,主流設計形成之際就需要許多資源來進行整合,大量生產與行銷的龍捲風暴(Time to Volume)就很適合大廠當仁不讓地介入。電腦斷層掃瞄是由EMI最早推出,但卻由奇異醫療創造出大量市場。

因此作者建議兩者不必然要敵對或競爭,可採取「開放創新」(open innovation)的概念相互合作,各司其職,讓創新的點子與啟動先隔離養在組織之外,適當的時機再進行整併,或先由內部發展再進行分割,達到雙贏多贏的局面。

從創新的擴散到社會普遍接受,需要許多外在條件的配合如:寬頻基礎建設的投資促進了韓國網路遊戲產業;法令的鬆綁,促成行動及數位通訊的蓬勃發展;通路的布建(如加油站、加氣站或加電站),就影響汽車、瓦斯車、電動車的社會接受。這些外在條件的配合,大公司也比較有能力去主導或影響。

最後,作者也把鏡頭轉到創意產業,和傳統製造業主要不同的是:創意產業靠的是差異化、客製化而產生價值,不是靠規模或標準產品。台灣的中小企業在少量多樣的彈性與供應速度素有優良的傳統,但在生產基地外移之際,島內要往創新的方向發展,從IC設計的市場佔有、工業設計嶄露頭角,及少數創 意文 化的萌芽都已看到一些端倪。未來的戰場上台灣是否有機會「後發先至」,再創經濟第二春,需要對全球競爭的結構與本質有深入的理解。本書不偏大或偏小,也闡述了各自適當的能耐與角色,對產業生態有精闢的剖析,算是相當平衡的論述,值得大家參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rdan W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