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09.5.6 工商時報

在台灣,學生的創業競賽起於1999年,由台灣工銀的We Win及研華的TIC100啟動,經過10年的運作,一方面帶動了許多其他企業或政府機關,舉辦各式的創新創業競賽,參與的學生也逐漸增多。另一方面,台灣工業銀行的We win在四月底則吹起熄燈號,轉型為創業社群經營,研華的TIC100也逐漸轉型至「產學合作」為重心。在這十年中,我個人相當深入地參與這些活動,對其演化以及與十年前的對比,有一些想法和大家分享。

當初這二個競賽都和1996年10月,時代基金會到美國MIT一週的參訪有關,我有機緣和工銀董事長駱錦明等參與該次參訪,在MIT的一個禮拜內曾聽取MIT 50K的創業競賽簡報。1997年,我即在政大剛落成的商學院辦了一個全國青年創新營,60位各大專院校的同學,在五天的營隊中,提出了八個事業經營計畫書,由包含創投在內的多位專家來評審。之後我和研華文教基金會劉克振董事長及執行長蘇治華籌辦TIC100,台灣工銀也推動了We Win創業競賽。1999年初,我、吳思華和蘇治華還到新加坡參加MIT 50K在海外第一屆的Global Start- up Workshop,學習他們如何辦比賽。

十年前從第一屆主辦單位各方面都在摸索,包括冬令營的設計、獎金、獎項的安排分配,早年還分「經營團隊」與「技術團隊」分別給獎。那個時候因事逢網路創業熱潮,學生參與的興趣還頗高,報名人數節節升高,後來經過網路泡沫,部分團隊轉向網通、光電、能源、環保生技,四、五年前文化創意產業興起,目前研華TIC100人文的題目已甚至多於科技的題目。

對學生來說,從對創業懵懵懂懂到完成一個事業計畫書,基本上一定會學到了一些東西。但從我看過學生的事業計畫書或簡報,很多的創意離「事實」很遠,很多的概念其實都無法通過考驗(Proof of Concept),而這些誤謬,只要稍和業界的人士請教就可以排除,但至今還是經常出現在事業計畫書上。

十年來經過這兩個創業競賽,雖引起在校學生對創業的興趣與注意,但實際去創業的並不算多(和MIT 50K或其他國際的競賽比較),因此有一個業師的社群能提供諮詢的平台是很重要的。2001、2002年曾參與北京「清華挑戰杯」,及上海交大的創業競賽,當時的感想是,大陸百業待興,創業的機會比台灣多很多。大陸的學生很想創業,也很認真,但因缺乏「業師」的指導(有經驗的人太少,且正忙於自己的創業),很多學生的事業計畫還是閉門造車。相較之下,台灣的優勢是不管在新竹或矽谷,有創業經驗的人較多,他們也都願意向年輕學子分享其創業經驗。透過和業界的實務溝通、學習,「生手變專家」是參賽中最重要的一項學習。

但時至今日,大陸經濟持續成長,逐漸和全球接軌,大陸的創業家已開始有餘裕,且願走回校園去分享。相反地,台灣的許多學生創業團隊並無法大膽走出教室、實驗室,直接和其上下游的潛在利害關係人進行田野調查、訪問或測試。這個產學連結的橋樑不那麼暢通,無法更普遍,是很遺憾的一件事,在矽谷、在波士頓、在西雅圖,這類的互動是很平常的,很自然會發生的事情。

經過十年的競賽歷練,雖有部分教師投入指導、諮詢的工作(對升等毫無幫助),各育成中心理論上也提供一些顧問諮詢的機會,但基於教師的實務經驗不夠,紙上談兵較多,因此對創業團隊的幫助有限。另一方面,創業團隊缺乏較積極的態度去請教、去碰壁、碰釘子。缺少了生手與專家的互動與學習,創業社群的積累與運作,台灣要有源源不斷的,一代比一代更強有力的創業團隊是緣木求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rdan W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