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08/04/22- [工商時報/工商經營報/經營知識/E4版]

一月底曾到東京的中城(Midtown)匆匆一瞥,對日本是否已「過度開發」有些疑問。利用春假再到「國立新美術館」及「中城」走訪一次,希望能進一步觀察所謂「已開發富裕國家」的人怎麼過生活。有以下幾個心得,和大家分享:

一、捷運連結的不只是百貨公司、購物中心等商業設施,也連結美術館、博物館等文化設施。從表參道搭千代田線到乃木站就可直接進入美術館的西口。當天國立新美術館共有三、四個展覽,分別展出Modigliani et le PrimitivismeArtist file 2008The NACT Annual Show of Contemporary Art,各自收門票,分別是15001000700日圓。(臺北美術館伊東豊雄的展也不過收100台幣)。在中城由三宅一生策劃的「21世紀人」展,由他與其他六位藝術家的創作,門票也要1000日圓。原來文化也是有價的,我記得華盛頓DC的博物館多是不需要門票的。

所得提高後,老百姓是否會把多的錢花在文化上?兩廳院的票是否會再往上提?「精緻文化」是有錢人的消遣嗎?

二、文化不只是有價,已開發國家的文化內涵與參展的藝術家越來越國際化,作品的主題也越來越前瞻()。「21世紀人」固然有很濃的三宅的色彩,他有一個作品是將Dyson吸塵器拆解再重組,做為未來服裝創作靈感的來源。另有一位英國Ben Willson的參與,當天剛好在現場有一說明會,他強調能源高漲的今日,以人力及輪子驅動的雙輪腳踏車應能發揮更大的角色。基於此,我們可以回顧重新去思考「單輪自行腳踏車」的可能性,有些日本觀眾不理解他的單輪車創作,為何要花力量去鼓吹這個不太可能成為大量使()用的交通工具,但這正符合三宅策展的概念「夢想可成真,真實也可以是夢想的來源」。

台灣的展覽與演出其實已有一定的國際色彩。所得加倍之後,國際化能再增加一倍嗎?目前我們也能有「華麗巴洛克」展,台灣在三萬所得時,藝術創作展會是「量變」?還是質變?是否主要差別應是國內「本土的國際級藝術家」可增多一倍以上?

三、文藝場所的增設是「都市再造」的主要成果之一,也可以裝點門面或為都市景觀拉皮。很久沒到池袋,東京藝術劇場緊接池袋車站西口公園成為一個廣場,晚間劇院散場的時候,廣場上也有三、四組街頭音樂的表演者,也吸引一定的觀眾。要美化一個城市,要使一個城市在知識經濟時代成為「創意城市」,佛羅里達的「波西米亞」指數一定要高。波西米亞指的是從事美術、音樂、廣告、攝影、設計等職業的人要多,這些人能支撐起一定的創作量及演出,若城市內也有一定的閱聽者,就會成為一個善性循環。但又是什麼因素啟動這些人願意來這城市創作與表演?或者城市如何培養足夠的閱聽者?

四、若拿中城和臺北的購物中心或百貨公司比較,在「生活提案」上的領先是表現在哪裡?我想可以「設計為主題的中城三樓」為例。臺北的SOGO、微風廣場、新光三越、加上誠品,經常性地都在做生活提案,但在質與量、以及消費人數上,東京確實領先了台灣。衣食足後要把錢花在哪裡?不外乎是生活品質的精緻化,廚房、衛浴及居家用品的設計與品味提高?「生活工場」、「品東西」的存在,反應了當代台灣中產階級提升上的需要。

當所得到達三萬時,台灣的消費者是否願意花多少倍的錢來買類似功能,更有設計感及質感的東西?馬蕭團隊提出633及所得倍增的目標與願景,大家可以開始想像「三萬所得」的生活與消費內涵,尤其在文化方面如何倍增?或者超越更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rdan W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