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經濟新聞在1996年120周年慶時設立了一個「日經亞洲獎」,每年在經濟發展、文化及科學技術三個領域各選出一位對亞洲的安定與發展有貢獻的人。今年是第12屆,「科學技術獎」頒發給台灣交大前校長張俊彥,表揚他在資源極其匱乏的情況下,為台灣的半導體產業技術打下基礎,也為台灣培養許多半導體資訊產業人才。我想談的不是人物,而是媒體。
1876年是明治維新後才九年,大家能夠想像的當時日本社經風貌是什麼樣的情境,會有一群人決定要辦這樣一份以經濟為主要內容的報紙。當初名為《中外物價新報社》,創刊當時,日本正處於吸收西方思想文化,振興工商業,逐步向現代化國家轉變的時期,隨著時代的變化,景氣的循環、經濟結構轉型的高低潮,調整適應與創新。《日本經濟新聞》經過二次世界大戰到今天成為日本重要的媒體,而日本經濟新聞集團是日本最大專業出版集團。
其實日經集團已發展成為一間綜合媒體,旗下擁有40餘種平面媒體如日本經濟新聞、日經產業新聞、日經流通新聞、日經金融新聞,以及The Nikkei Weekly,並經營東京電視台、日經CNBC、Nikkei Electronics數位雜誌,以及廣播電台RADIO NIKKEI等電子媒體、廣播電視、出版、文化及其他事業,日本經濟新聞報導的內容涵蓋政治、經濟、科技、教育、文化、體育、外交、軍事各個領域,尤其在宏觀和微觀經濟、高科技、金融證券、商品流通等方面見長。
雖然多數以日文的發行或傳播為主,但從其設立「日經亞洲獎」的格局看來,則儼然是「亞洲共榮圈」的人文版,其審查委員是由豐田章一郎(日本經團連名譽會長)召集產、官、學專家,每年慎重其事選出得獎人。今年「文化獎」得主是印度的古典藝術家貝努(Gopal Venu),褒揚其致力於保存瀕臨失傳的印度梵語劇場傳統藝術「Kutiyattam」;而「經濟發展獎」則是頒發給泰國的非政府組織團體代表威拉瓦達亞(Mechai Viravaidya),他所經營的「人口與社區發展協會」,致力於拉近泰國貧窮農人與富裕城市居民之間的差距。
台灣的《經濟日報》今年40周年慶時,邀請200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席德蘭(Finn E. Kydland)來主講「經濟政策與成長」,藉此呼應與回顧經濟日報的成長歷程,其實我這一輩子也算是看《經濟日報》長大的。
1969年進大學時,《經濟日報》才創刊二、三年,大二「管理學」教授陳勝年就教我們看《經濟日報》不同版面的重點,很多的報告也要求將之列為重要參考資料。那時台灣的人均所得約為500美元左右,卻是經濟成長的高峰期。我還記得以那時的成長速度,五、六年所得就會倍增,我們曾很天真的想像「倍增」後的政經框架需要如何調適,轉眼已成長了30倍,國內外政經情勢都不可同日而語。
若我們回顧各國重要的財經媒體的發跡,最早可算是英國的《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於1843年創刊於英國倫敦。該年英國設計了世界上第一艘鐵製船體的渦輪驅動船 SS 大不列顛號,而清朝政府也在同年鴉片戰爭戰敗後與英國簽訂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門條約。
創刊於1888年的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 被評為全球最佳報紙,其美國、英國、歐洲和亞洲四個印刷版本共擁有超過160萬名讀者。該年英軍第一次侵藏戰爭爆發,而當時在英國的鄧洛普(John Boyd Dunlop)則成功使用了自行車的充氣橡膠輪胎。
在大西洋的彼岸美國《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至今仍是全世界影響力最大商業領域的日報,誕生於1889年。19世紀末的美國也正值經濟飛速發展的高峰,科學技術領域有很多重要發明和突破,1876年貝爾發明電話機、1886年愛迪生製造電燈、1891年紐約卡內基音樂廳開演及1892年杜裡雅兄弟試製汽車等。
40年後著名的《財星》(Fortune)雜誌與《商業週刊》(Business Week)則雙雙在美國經濟大恐慌的1929年創刊,兩者至今也都在國際上很有影響力,景氣是否都是創業(包括報業)的最佳時機,但要持續有影響力應和其格局與經營能力有關。最近道瓊和路透要被併購,顯示百年媒體要過全球化及數位化這關還真不容易。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