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很多行業都有提供微創業,共同工作空間(co-working space)的出現,這是一種新型態的育成中心或加速器,和過去育成中心的經營有所不同。在政大金華街公企中心的「創立方」,以每張桌子每月3000元的方式已租出去150張桌子,吸引來自交大、台大、 HTC或聯發科的創業者,網路創業的「app works」在基隆路也提供了類似的空間,前後六期,也招收了超過100個團隊,進駐加速育成。在當今網路或雲端的時代,很容易以「輕資產」的精實創業(lean startup)方式啟動新事業,和過去幾波科技創業的育成顯然有了典範的移轉。我看到最大的差異點是經營的重點「從空間移轉到時間」。
過去的育成是強調提供創業團隊一個相對便宜的空間,加上可以和經營母體組織(如工研院或大學)的技術或管理有些關聯,可得到一些輔導或顧問,在過去台灣因各種原因大部分進駐廠商得到的附加價值並不大。但在共同工作空間則主要是在其中的共同活動,相互取暖成長的過程,因經每個月,每週有固定的節目安排,變成是關鍵。
過去國外較成功的傳統育成中心,其經理多半是四五十歲,創過幾次業(可能成功,可能失敗)或有相當的業界經驗與人脈關係,因此能幫進駐的廠商找到必要的資源。另一方面母體機構相關的理工教師、商學院的學生都以育成中心的個例,做為他們實習的「第二課堂」,進駐廠商也得到這些便宜的資源,來驗證(validate)其部分概念或營運模式,邁向下一個里程碑。但在台灣現有體制較少能做到類似的加值。
在新型共同工作空間/加速器內的團隊可能處於更早期的創業階段,因此他們需要更密集的協助,也更需要團隊之間的互相取暖。而共同工作空間的低門檻,以桌子為單位,正好符合其需求。大家在相同的空間工作、成長與學習,但重點還不在空間,而是共同時間及活動,這就是經營共同工作空間者的首要任務及創意。
換另一個場景,不知各位多久沒去過中正紀念堂。在其廣場、公園及迴廊內,從清晨、到黃昏到深夜,可以看到不同族群在利用。黎明天未亮就可看到不同年齡層的人到公園來打太極拳、做體操、跳土風舞,接著早上有各種國樂器及吊嗓子的小眾戲迷、樂迷,大部分是上了年紀的人,少數有少、中、青在傳承。白天又有各社團在此練習,鼓隊、樂隊、旗隊、傳統民俗,包括七爺、八爺、三太子等,好不熱鬧,不時有各種臨時的展演或市集,晚上有戶外音樂演唱會。總之,同一個空間,但在不同的時間,可以有不同多元的活動。
華山文創園區、故宮博物院、百貨公司、小巨蛋,或不同夜市亦有相似的議題,即在不同的時間帶或不同的季節這些空間都會有各種有趣、有創意的活動在進行。以華山為例,從二年一次的簡單生活節,到每年的新一代設計展,到每個周末的創意市集,每週在Legacy Taipei傳的演唱會,到每天都營業的餐廳,加上不定期的展,編織成整個園區的形貌,松菸文創園區亦同。
北市觀傳局希望所羅列台北市101個觀光的亮點,當我們談到「亮點」是中正紀念堂、士林夜市這樣的「點」,還是中山北路沿「線」,還是永康街或光點附近的巷弄、商圈。它可能是一個「面」,可能也有最適合的行徑路線;即使是「點」,什麼時間去觀光最佳,如前所述中正紀念堂,除了紀念館宏偉的建築、或內部的展覽,整個戶外的空間加上兩廳院,不同的時段,會有不同的景象。有些景點白天去較佳,有些一定是晚上(如夜市),有些甚至半夜更佳(如晚上11點誠品書店還是客滿)。因此當我們想到景點或空間時,其實是有時間的面向的。
「城市密碼:觀察城市的100個場景」一書中,二位德國年輕人對紐約市soho區的研究。在100個場景中,有許多和「時間」因素有關,如夏天太陽長,冬天太陽短,北半球的小販喜歡在有陽光的那一面做生意,遛狗的時間,街道櫥窗的光影。空間若少了時間的面向,就少了景深的立體,少了人性的溫度,不會是意義深刻的敘事構成。時間和空間双元的辯證與操弄,才會讓這個世界變得有趣。也能讓企業經營者反省你是在經營時間,還是在經營空間。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