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一個城市要經歷多長時間的「粹鍊」才會成型?要多少機構持續改造升級才能不斷地創新,吸引人才來生活工作,不致於被邊陲化。從中國歷代的首都之遷移,可看到政治的影響力;從歐洲各大城市的興衰亦可看到文化及歷史的變遷;從美國200多年各城市的發展,也可看到產業江山代有人才出,文化地理學者佛羅里達依三T (科技、人力、包容)選出來的「創意城市」,其實大小都有。許多城市因某個產業甚至一家企業而興起,當那個產業衰退或企業離開時,城市所損失的不只是工作。

 

我想透過探討一個中型城市美國紐約上州的羅徹斯特(Rochester),過去30年其形貌的變化,從工業時代轉型到知識/服務時代的歷程。30多年前我正好在羅徹斯特唸書,當年在中學地理教科書上被稱為「光學之都」。1980年羅徹斯特都會區80多萬人口中,以光學相關產業的雇主佔了大部分,科達就雇用了53千多人(第一大雇主),全錄一萬五千多人(第二大),博士倫鏡片(Bausch & Lomb)四千八百人(第七大),羅徹斯特大學及羅徹斯特理工學院都有很強的光學系所,其中,羅徹斯特大學也僱用14000人(第三大)。

 

2010年,沒能因應數位科技變化的科達只剩不到6000人(第五大),全錄剩下7000人(第二大),博士倫剩下1500人(第12大)。羅徹斯特大學成為最大雇主,師生員工有一萬八千人。第二大雇主是食品零售業威格曼(Wegmans 9726多人,比30年前增加了一倍。第四大雇主是羅徹斯特醫院6072人,第六大是藍十字(Blue Cross)保險公司3470人,羅徹斯特理工學院3085人(第八大)。從就業人口的變化可以很明顯看到製造業的退位,羅徹斯特雖失去像科達這樣的大雇主,但此城已轉型成以大學和服務業(醫療、零售和保險等)為主的城市。這類中型城市的轉型在各國都有,尤其在過去三、四十年重工業、傳統工業從歐美移轉至亞洲之後,歐美各城市要找出其生路,不再靠單一量產,規模很大的製造公司,寧願將雇用分散多元化,多一些新興創業,才是持續繁榮之道。

 

另一方面在中國,富士康成為鄭州、成都的大雇主,可大量吸收農業移轉到都市的人口。因全球生產製造板塊轉移到東歐及亞洲新的工業都市正方興未艾。因此,西歐城市持續轉向以商業、資訊、服務、腦力密集的行業,我印象中較深刻的還有德國的杜塞道夫,此城原來在河運時代是萊茵河上的關稅重鎮,河運沒落之後成為西歐通往東歐的商業樞紐,九O年代再轉型為媒體創意城市。目前,全市有38%的就業人口是在電視、電台、報紙、媒體、廣告、設計相關行業,尤其原來的碼頭區搖身變為國際建築大櫥窗,五十棟左右的碼頭倉庫變成建築設計師發揮的空間,奧美廣告、三宅一生、資生堂在此都設有據點,是很有特色的一個轉型。

 

魯爾區重工業地景的轉型是一個更廣大區域的改造,也是大家較熟悉的例子。英國的利物浦、伯明罕、曼徹斯特等早期的工業城鎮也都經歷衰敗,再浴火重生,成為有生命力的新城市。在這轉變過程中有一個現象,就是當地大學所扮演「中流砥柱」的角色,「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相對於其他機構,大學是根植於在地。在城市衰退時期,大學如何力挽狂瀾,維持其學術的執著與創新,繼續吸引住好的師資與好的學生,為地方孕育及「儲備」新的資源與活力。魯爾區在20世紀末能接引新能源或設計等產業,和它在1970年代中陸續成立五所大學(如:DortmundBochum)有關。在此之前,魯爾區四、五個世代都以煤、鋼為業,他們的子女要上大學,需遠赴AachenBerlin Colon等地,都在200公里之外。經過一個世代的累積,這些大學師資及學生成為其轉型的基礎,擁有豐富的在地人力資源也是新興產業、新企業選擇落腳的重要考量之一。

 

以羅徹斯特大學為例,30多年前在商管方面是以財金、會計為強項,當然在其他的理、工、醫、及社會科學許多科系也都維持一定(前20)的水準。我最近收到的學校刊物,校長強調羅徹斯特在佛羅理達「大西洋城市」的調查中,獲選為十大音樂城市的中第九名。科達創辦人留下的伊士曼音樂廳是大學音樂學院及羅徹斯特交響樂團的基地,且城內一年四季有各式各樣的藝術節慶活動(服裝、藝術、電影、音樂、爵士樂及藝穗節),吸引全國各地,甚至國際人士來訪。比較諷刺的是伊士曼並無子嗣,死後將其財產大部分捐給羅徹斯特大學,使這原屬於區域性的大學能逐步成長擠身一流大學的行列,並帶動整個城市的發展。他所創辦的科達在過去一、二十年歷經衰退,但這個城市還能頂得住,是由強調創新創業的大學,替都市帶來再生(Recreation),以及靠他所留下的音樂廳等「文化資產」,帶給城市文藝復興(Renaissance)的機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rdan W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