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經理人月刊 2011.06月號

  四月份在台上映的日劇「不毛地帶」是非常適合「企業史」教學的案例,「不毛地」帶是「白色巨塔」、「華麗一族」的作者山崎豐子在70年代中的另一部作品,暢銷550萬冊,曾在70年代末就拍成電影及電視劇,去年日本富士電視台開台50週年重拍的大戲。

  為何是企業史的教材?對於資源短缺的日本,「綜合商社」是戰後促成其經濟快速成長,媒合物資、貨品、買賣、投資的一種重要貿易機構。片中的近畿商社即是同樣大阪出身伊藤忠商社為影子,從以棉花的買賣逐漸多角化成為綜合商社的歷程,本片描述從1958到1974年,該公司掌握機運拓展航空、船運、汽車、石油、資源開發業務等,中間經歷以六日戰爭、汽車工業的外人投資、及伊朗開放油田開發等重大政經的歷史事件。

  更重要的一個歷史場景是男主角的出身,他是影射同樣有軍事背景的瀨島龍三(後來擔任伊藤忠的社長)。男主角壹歧在二次終戰後被拘留在西伯利亞11年之久,因軍中參謀的經驗,對事情的判斷有別於商社人,往往能出奇制勝。西伯利亞這段白茫茫的不毛之地的經歷,對片中多位人物的心靈產生重大的影響力,例如:男主角發誓不願再踏進蘇聯領土,進入商社也不希望和國防部有什麼瓜葛,但等到工作越陷越深,內心仍然荒蕪。那低沉的片尾主題曲,有宏偉、磅礡的意境。

  商社的競爭有很大的部份是情報的速度與精確度,和情報的來源與網絡的建構與維繫攸關,且很多關鍵是在非正式的管道、交際圈的媽媽桑韓國企業或華僑的人脈都在很多機遇都擔任臨門一腳的功能,也反應當時東北亞做生意的時空背景。男主角外派紐約,及伊朗的競標及開採也增闊了主戲的舞台背景,幾位劇中人務也在適當的時候撂英文,具體呈現了商社縱橫〝國際〞的本質。

  不同商社之間的競爭、攻防戰更是全方位的,比情報、比黨政關係、比國際關係,男主角壹岐和東京商社的鮫島多次較量,從飛機採購、日美汽車合作案、及石油開發案無役不與,是「動態能耐」與「動態競爭」的最佳註解。

  媒體能載舟也能覆舟,片中也呈現報社記者的角色,企業和媒體的關係不能太深也不能完全不沾,必要時還需要相互利用。組織內與上司、部屬如何相處的畫面也很多,尤其是一路迅速躍升的男主角和原訂接班的副社長之間的明爭暗鬥,出事時如何棄車保帥或斷尾求生,也都是組織管理、人事管理、繼承接班人的活教材。

  政商之間的關係、黨政人脈的佈署,從關說、遊說到賄賂,在本片中也有相當露骨的演出,包括前金後謝,要如何送禮到總理府。這些在課堂上只能當八卦的事,在螢幕上竟然活生生的揭露,「企業倫理」與「企業社會責任」的問題油然而生。為了達到目的,為國家(石油、飛機)、為公司(擊敗競爭對手),必須不擇手段,把手弄髒嗎?本片對企業的運作描繪十分真實,作者在原著創作時訪談了277人,才能鉅細靡遺的表現這些細節。

  對有很多人來說「不毛地帶」可能只是個故事,但對經歷那段時間的人可能會很有感覺,尤其家父那段期間曾任伊藤忠商社在台的負責人,我個人於1979到1980兩年也在台灣的大貿易商工作,不論是劇中的許多情節,幾個重大的歷史事件,還有那個年代職場上的應對進退,令人思古之情懷油然而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rdan W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