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推薦序成長的賭局如何賭勝算較高

        在工業革命以前的農業社會,不論在西方或東方,年復一年春夏秋冬四季循環,並沒有
成長的概念。直到工業革命之後,成長的概念才逐漸形成,從此成為各種組織追求的目標。但經過一、二個世紀,全球經濟快速發展、市場開拓、資源開發,無所不用其極,於是於1970年代初,「羅馬俱樂部」即提出了「成長的極限和警示」。因科技的進步與創新,使他們的預言尚未實現,但並不表示我們可以無限期避開成長的極限。

以生物學的角度來說,生老病死本是常態,「樹長不上天」,能在天空飛翔的鳥類或飛機,其體積也有一定的限度。企業組織的成長也有其極限,歷史上的各個朝代持續繁榮的盛世,也只能各領風騷數十年,一、二百年,也就是說,每個組織有其生命週期。比爾蓋茲說過「微軟也不是不朽的,總有下坡的時候,我的責任讓其發生的時間往後延」。從美國的鐵路、鋼鐵、航空、到電腦業,很少有公司能靠購併發展或新事業而轉型成功。

為何在企業的發展上人們會以追求成長為首要任務「不成長就死亡」growth or die。企業組織的生理結構被形塑成不追求新事業的發展(長出新的組織細胞),就無法過建康有品質的日子嗎?本書即主要在論述很多企業一味追求成長而徒勞無功,即使過去很成功的公司,最後還是靠核心事業在撐著。作者以麥當勞及英特爾為例,說明這兩家公司在過去十多年,花費數十億,並沒有開發出任何成功的新事業,或創造出更多的價值。

作者選取美國、英國的主流成熟企業詳述其為追求成長,發展新事業成功率不高的事實。在二十世紀後半,80%的財星五十大公司,成長率只有2%、其中有5%是負成長,作者歸納出來的建議是,大型企業應「慎選」新事業機會。作者刻意迴避那些「少數」能持續不斷創新事業的公司,如3M、佳能、維京集團;甚至矽谷旺盛的新興事業現象也不是他們探討的對象,他們認為創投的經營型態與專業能耐和一般公司不同,一般成熟大型公司不易學習與模仿。

作者也指出少數成功的案例,像GE跨入金融服務業,保誠人壽涉足網際網路銀行,但都是謹慎挑選,集中心力,獲得組織全力投入支持,才能創造成功的新事業。大部份公司的新事業並沒有獲得原組織充分發揮潛力所需要的關注,為了追求成長,不斷嘗試許多新事業的發展方案,但受制於公司的資源、流程與價值,多半功虧一簣。

因此,作者建議「審慎多於鼓勵」,「挑選多於實驗」,「耐心多於躁進」,並提出新事業「交通號誌燈」來嚴格篩選。這些號誌提供了下面五種洞察:1.公司獨特的價值是可交易,轉化到新事業?2.新事業的學習成本有多大?3.利潤池是否大於嘗試成本?4.忽略將由誰來掌管新事業,5.低估從現有事業分心所導致的成本。這些號誌依其可不可行,分成紅黃綠燈。若各方向都沒有紅燈,只要有綠燈即可行;但當有任何紅燈時,新事業就不該進行。

在各章節以及附錄A,作者分別討論了許多在台灣大家耳熟能詳的英美作者有關「創新與成長策略」的論述,包括柏格曼由下而上的「創新流程」、克里斯汀生的「創新兩難」、華頓麥克米蘭、FosterKaplan的「創造性破壞」、Hamel的「啟動革命」、康特的「當巨人學會跳舞」。作者指出他們的「新事業發展」觀點中的缺口,我覺得是很有啟發性的文獻回顧(Literature Review)。尤其是過去十年,科管領域的同仁一直在強調技術創新、經營模式創新,不斷出拳嘗試,認真玩創新等,是一很好的反思。

    台灣這一兩代的經驗多在高成長期間,學習、生活、工作與長大。許多的企業在享受長時間代工業的高成長後,多半的公司,政府決策者,大部份的人都不太能適應低成長的經營情境。部分公司在大陸追求第二春,追求更大的生產規模,但也面臨更大的競爭及微利化,部份公司欲轉向品牌行銷全球,也面臨品牌創造所須不同於製造能耐的挑戰,從量的成長轉為質的成長,從創造產值到創造價值,是最迫切的轉型。

    如果我們不希望未老先衰,亦即在我們的國民所得未達到20000元之前,就進入低成長期,那慎選對的產業或經濟活動就變得很關鍵,過去三十年OECD國家的平均成長率不超過3%是事實,他們如何在高原期持續創造價值是很好的借鏡。

作者在最後一章務實的年代中,指出成熟的管理者應「自在於」經營管理長期低成長的事業。有少數能發展或收購新事業的經營團隊,其實是因為他們學會了更善於辨識及發展適合的機會,而不會把金錢和時間浪費在太多的新事業方案上,以致於造成荒本業的「分心風險」。善用交通號誌燈,在真正有前景的機會來臨時,才不致於缺乏資源及耐心,錯過投入與支援適合成長的新事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rdan W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