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07/11/28- [工商時報/工商經營報/經營知識/D3版]

        11月初在「馬祖民俗博物館」有一場兩岸三地(台灣、馬祖、福州)產官學的研討會,主題是「馬祖觀光產業升級」。首先由連江縣縣長、馬祖的「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處長及連江縣「觀光局」局長,分別介紹馬祖的特色及其旅遊的吸引力。

        馬祖的特色包括其戰地風情、全世界密度最高的地下坑道設施(因其地質是花崗岩,馬祖南竿整個地下幾乎是挖空了。)坑道地下景觀壯闊令人印象深刻。在人文聚落上,則是獨特的閩東文化「-印屋」及會呼吸的屋頂,福建杉木的結構,與台灣、甚至閩南的金門有完全不同的建築風格。在海岸線上也有多處可列入世界遺產的海岸地質景觀,還有馬祖的南竿鄉馬祖村也是媽祖升天之處,也可成為台閩「媽祖繞境」中的一站;另外,馬祖也是全球瀕臨絕種的黑嘴端鳳頭燕鷗的棲息地。

        馬祖登記人口有一萬一千多人,常住人口只有六千左右,加上一千多名的軍人(全盛時期駐軍曾達五、六萬)。在民國八十一年,解除戰地政務之後,因失去駐軍的消費力,經濟十分蕭條。很多人前往台灣就學謀生,或到對岸討生活。因其離島的地理條件,交通成為極大的限制,雖然每天台北飛南竿的飛機有八班,台北到北竿也有三班,但一天由空運抵達的人口不超過六百人,加上海運台馬輪每天有一班(天氣允許的情況)可載五百人,但航程需十小時。

        過去五、六年內開始有些在地青壯年投入社區總體營造,面對逐漸沒落的社區人口老化,老家沒人居住衰壞地更快,在取得政府的補助之後,他們將舊宅修護重建,取得經營民宿的權利若干年。目前已約有1200床,分布在幾個主要村落,如津沙村活芹壁村。


       
在以上所陳述的資源與限制的情況下,要如何為馬祖訂定發展策略,在觀光旅遊市場中找出一個正確的定位?我認為若考慮馬祖生態的承載量的人文及自然,交通不便利反而成為他的一個優勢。馬祖對台灣有獨特的意義,對在馬祖當過兵的人,對馬祖的戰地風情有神秘感或浪漫憧憬的人,或想離開人群享受隔離與孤獨的人,配合在漁村山城民宿區,都能創造不錯的旅行經驗。

大陸的學者認為馬祖只是閩江口諸多島嶼中的一個,沒有太多特色,應納入整個閩東每年800萬個旅客的大旅遊區,還嫌馬祖的費用比金門還高。所幸台灣的學者多半能了解馬祖的特色,另類的深度旅遊及生態旅遊才是正確的方向,因此人文及自然生態的維持,住宿餐飲品質的提昇,企圖透過降價招來更多消費不高的旅客,並非明智之舉。

        一個較永續的發展需要居民的參與、產業的效率及政府的輔導,而馬祖因其偏遠及交通限制的條件,反而成為一個有機會發展替代性、小規模、低密度、分散式觀光的基地。藉著強調和自然、社會及社區價值調和的旅遊活動,和當地居民建立起融洽的互動關係及共享積極的經驗,馬祖可引進創新創意的活力,滿足教育水平及收入水平都較高和特殊群體的旅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rdan W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