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07/05/16 - [ 工商時報/工商經營報/經營知識/D3版]  

        早期的大學只有單一的教育功能,近代科學革命和英國產業革命開始的工業經濟發展,對大學產生了深刻的影響,1810年洪堡創辦了弗里德希.威廉大學,提出著名的「教育和科技統一」之辦學原則,後來為世界各國所接受,自此科學研究便成為大學的另一項重要功能。以人才為本、以知識為基礎的「知識經濟」興起,對大學的影響更為深刻,增加了創新企業、為社會服務並推動經濟發展的任務。

  除了衍生企業,大學科技園之創建,也有助於滿足大學實現產學合作的需要。綜觀世界,一流大學都伴有聞名的科技園,大學科技園是高科技事業的密集區。在中國大陸,清華科技園占地25公頃,是清華大學轉化科技成果、創新企業培養創新人才的重要基地,於2003年被大陸國家教育部、科技部確認為唯一的A級國家大學科技園。清大科技園自建園以來共接待400餘個留學人員創業團隊,現有育成企業55 家。國際企業中心研發中心群已有P & G、Sun、Schlumberger、NE C等跨國公司研發機構入駐。

  日本有名的平沼計畫目標則是要在2004年達到1000家大學衍生企業,經2006年的盤點,至2005年便已超過1500家。但據日本九州大學專家的理解,其中有一半可能無法生存下去,有1/4還在求生存,只有 1/4有機會發展出成果。

  中國大陸自改革開放以來,除了教學與研究,大學還進一步發揮社會服務之功能。大學的研發成果正迅速成為大陸科技創新、基礎研究的重要基地。其科技成果的擴散速度與範圍,對經濟影響日漸鉅大。不過其大學衍生企業自身具有營利能力的比例仍非常小,昆明理工大學產業集團科技開發部部長劉楊指出,較大的問題出在其董事長的角色錯位,以及總經理的兼職過多。

  大陸的大學衍生企業持續成長,至今已有約5700家大學衍生企業( 校辦產業),其中北大方正集團2005年的收入總額約258萬人民幣,清華同方公司與清華紫光公司則合計約133萬人民幣。

  這些衍生企業大致有以下不同的經營模式:北京大學的「資本運作」模式、清華大學的「孵化器」模式、交通大學的「.net」模式、以及東北大學的「微軟」模式。

  另一個值得觀察的現象則是,近年大陸大學科技企業之數量在大學衍生企業中的比例,有逐年升高之趨勢。

  以清華大學而言,1980年大陸的大學第一家科技企業「清華技術服務公司」成立,1991年其銷售總收入突破億元人民幣,1997年則躍升至10億元人民幣,並於2001年首次突破百億元人民幣大關,清華控股有限公司於2003年成立,註冊資本額為20億元人民幣,清華大學擁有 100%的股權,旗下有6家直接或間接控股的上市公司,以及20餘家參股企業。

  中國大陸「校有企業」與「校辦企業」其本質差異在於,大學不再是親自「辦」企業,而是通過資產「擁有」子公司股權,按照法人治理結構經營所投資的校有資產。

  清華大學的校有企業發展有4個階段:自發階段(1980至1987年) 、集團化階段(1988至1996年)、技術+資本階段(1997至2002年) 、資產管理與運營階段(2003年至今)。

  清華大學自主核心技術產業化的典範案例為「集裝箱模式」,自1 994年起經過3年研究,集加速器、圖像、自動控制、電腦、網路等多種學科的整合成果,由清華大學與同方威視公司完成的「加速器輻射源移動式集裝箱檢查系統」獲得2004年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大學創辦科技企業有一定的優勢:學校的科研、人才、訊息優勢及廣泛的社會關係和校友網路,是一般企業所沒有的。學校可以說是企業的「虛擬研究院」,為企業發展帶來源源不斷的生機與活力。

  但大學也存在一些缺點,例如缺乏職業經理人、教授無法履行經理職責、大學不能承擔無限風險、啟始的投資以無形資產所占比例較大 …等。

  大學究竟是大學、企業是企業,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組織和體制,大學衍生企業雖然誕生於校園,終究要走出圍牆而投向市場,就像大學是培養人才的搖籃一般,大學也可成為培養新一代企業家與高科技企業的基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ordan Wen 的頭像
    Jordan Wen

    Jordan Wen

    Jordan W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