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07/03/27 - [ 工商時報/工商經營報/經營知識/D3版]

        絕大部分的公司都是從卑微的中小企業開始,成為大公司之後如何維持創新的活力,而且要能持續跨越10億元、100億元、1000億元的各個成長瓶頸,是一個極大的挑戰。每一個時代,都會有快速成長和創新公司出現,有些是從技術獲得突破,有些則靠經營模式的創新。因此,美國從1980年代起就有Inc、Fast Company等雜誌出現,報導重點不同於財星、商周等以營收和市值排名的企業,而是以成長率排名的公司為主,更能捕捉企業創新的速度與動態,反映整體社會源源不斷創新的可能性與潛力。

  由英國快軌(Fast Track)公司執行、維京集團贊助的「快速成長私人公司100大」排行調查,已堂堂進入第10年。在英國的150萬家中小企業當中,他們選擇有4年以上歷史、營業額在500萬英鎊以上的公司。純科技公司,純土地開發商,貿易公司都不包括在內。百大之內的公司都一一電訪過,且有85%曾到公司現場訪談。

  英國過去10年經濟情況一直表現不錯,英鎊也直直升。雖然製造業在當地式微已久,服務業則持續蓬勃發展,尤其是金融業及新興的創意文化產業。這樣的環境,倒底還蘊藏了哪些成長的動力?可由英國快速成長公司的「組成」,看出部分端倪嗎?

  這10年來,全球經濟環境其實有很大的變化,網際網路改變了人們購物、做生意的方式,中國成為新興的全球力量,歐元已確立成為通用貨幣,對氣候變遷的顧慮有增無減。可是這10年之間,世界百大公司的組成結構基本上變化不大,飲食供應商、流行服飾公司、人力銀行仍和10年前一樣成功。有些產業則只有短暫的榮景,如營造與建築公司在2004年到頂後已下滑,製造業也不再是主要動力。

  今年入榜「快速成長私人公司100大」的服務業占53家,企業服務占15家,人力銀行公司11家,而10年前的數字分別為40家、12家、及 10家。新興服務業的家數增多,是主導英國快速成長的產業,顯見創業家在這些沃土有較多發揮的餘地。

  在地理分布上,倫敦還是孕育創業者的沃土,有36家,北英格蘭2 3家,東南地區19家;10年前的數字分別是25、15、45,由東南地區往倫敦都會區移動集中是最大的反差。

  10年來,前百大公司過去3年的總營業額從英鎊6.39億元提高到42 億元,在1997年剛做這項調查時,百家的總營業額只有2.5億元,去年已經成長到16億元,規模有大幅成長的趨勢。在員工人數上,這些快速成長公司雇用人數,在過去3年中,每18個月增加1倍,百大公司一共雇用了2萬8034人,其中有46家公司的雇用人數少於50人,10年前的總雇用人數是1萬2500人,其中有59家少於50人,百大公司的就業人數有1倍以上的成長。

  最年輕與最長的創業者,年齡分別是20歲與58歲。在股權方面,有 62家公司是由創業團隊所擁有,20家已有創投的資助,10年前則分別為65家及15家。維京的創辦人布朗遜爵士認為從今年入選公司的優異表現和其創造的就業機會來看,英國在未來10年應該是十分看好的。

  今年成長最快速的公司叫Actinium,是一家為建築包商提供薪資服務與稅務顧問的公司,其營收成長率是282.45%。2001年才成立,從前一年的78萬元成長到4075萬元,員工只有14人。他們很看好2012年倫敦奧運所帶來的營建工程,會為他們引爆另一成長的機會。

  第二名的是擁有17家旅館的營運公司(Kew Green

  Hotels),第三名的是一家叫4C的外包服務採購供應商,第四名L ebara提供低價電信服務,其營業額都在3、4千萬元之間,第五名是一家蘇格蘭人力銀行,營業額較低,只有740萬元。但前5名成長率都在200%以上,而員工人數除了第二名旅館營運公司用了800人,第三名的外包採購供應商用101人之外,其他10名內的公司都在50人以下。而且前10名只有第八及第十名去年有在百大榜單之內,其他都是今年直接從榜外進入。

  這10年共有771家公司入榜過,有74%仍獨立由創業者所擁有,14 %被併購,4%已上市,只有8%停止營運,比一般創業者的存活率高很多。

  今年的百大之內有68家新公司,只有32家去年在榜單之內,能連續 3年在榜內的只有8家,和以營業額或資產為排名的榜單異動絕不同於此。

  這麼動態的榜單反映了英國創業的熱潮,也證明了杜拉克在《創新與創業精神》中說到一個經濟要持續成長,有創業精神的中小企業前仆後繼才是關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rdan W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