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大學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
溫肇東教授
過去二十年,為了帶學生海外田野學習及公務行程,大概已拜訪過200個城市。為了規劃行程、聯繫參訪機構、設定議題,行前所閱讀的資料、文章,應該超過一千篇;當然飛行里程及地面交通,加起來的公里數也以萬計。
有些教授堅持學問主要是來自深刻的閱讀,尤其在網路時代「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但我個人認為腳踏實地用身體學來的知識一樣重要。我們對所處世界的理解,有一部分當然是透過文字與影像,但有另一部分是身歷其境,直接和當地的人、事、物有所互動及對談,體驗和吸收會更加深刻。雖只是短時間的停留,但因有做過功課及相關資料的映證,這樣的學習是單單透過閱讀所無法比擬的。
話說1995年政大科管所成立第一年的暑假,應當時商學院林英峰院長的期許,我們規劃了第一次的歐洲創新之旅。因當時管理學界的教授以留美的居多,所用的教材、個案也多是以美國的企業為主。林院長在1989年休假曾在歐洲進修一年,深切體會到歐美的差異;林院長認為歐洲許多小而美的國家,和地大物博的美國,在科技與創新管理有不同的理念和作法,值得我們學習。科管所也因持續執行並建立境外學習的典範,快速能和政大企研所有所差異。
這些海外創新的參訪學習,包括十次以上的歐洲之行,踏遍了東西南北歐;近十次的美西、美東。也多次因不同目的的專案,帶領碩博士生或EMBA同學參訪日、韓、大陸、港、星、泰、印度、紐澳,最遠亦到過智利。大小城市都有,停留的時間長短不一;拜訪的機構,涵蓋產、官、學、研,各種園區、育成中心、技轉辦公室。更重要的是,因接待的人多和創新、創業、經營管理或政策相關的學者專家,透過交流、對話產生觀念與知識的撞擊,是最大的收穫。我的科管或創新的陶養有一半以上是從這些現場的激盪學習來的。
以產業為例,在荷蘭恩荷芬(Eindhoven)的飛利浦,我們就曾於1996、2002、2006三次造訪,分別與照明部門、智慧財產權處以及設計研究中心進行互動與研討,學習到百年多國企業的全方位作戰,這三個部門在飛利浦創新轉型中各自扮演的功能與貢獻。在電信產業,1997年參訪了Nokia和易利信,這兩家當時如日中天階段的電信公司;也在2000、2001年拜訪了在上海的大唐電信,廣州的中興、華為,當年打底功夫、奮起的階段。在ICT方面,上海中蕊半導體的張汝京、北京聯想的柳傳志,都有機會聽取近一小時的簡報與問答。高科技聖地矽谷也曾多次造訪,進入HP、應材、Apple、美商藝電、Google等一窺堂奧。
汽車產業的經驗最多,在慕尼黑BMW的研發中心參觀了氫氣車及碰撞試驗,也到過瑞典Volvo、斯圖嘉的Benz,這幾家都有它們自己的「汽車博物館」,對汽車發展的歷史一目了然。德國狼堡福斯汽車城更是從製造轉型服務的主題樂園;2007年到上海嘉定汽車城,參訪同濟大學剛落成的汽車學院,包含12個研究所及好幾個實驗室,還有F1賽車場以及德國住宅村,印象深刻。同一產業,這些跨國的經驗,對全球產業形貌有交叉印證的機會。
政府單位,除了歐洲各國的科技政策單位、創新或創業育成機構,還有歐盟在布魯塞爾總部的科技政策處,也二次到史特拉斯堡的歐盟議會,美國華府的國家衛生研究院(NIH)、國家標準局(NIST)、美國專利局(USPTO)、瑞士日內瓦國際電信聯盟通訊(ITU),對這些制訂國際間「遊戲規則」的組織及業務才是主宰的角色,台灣的企業整天嗡嗡嗡忙做工。
在學研方面,2002年到瑞士巴賽爾的羅氏藥廠,及蘇黎世的IBM實驗室,MIT的Media Lab、電腦暨人工智慧實驗室(CSAIL),也去過多次,瞭解世界最新的研究和技術。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前後去了三次,聽過課並用餐,瑞士最大的商學院聖加倫、巴賽爾大學的領導中心、哥本哈根商學院、法國楓丹白露和新加坡的INSEAD;瑞典的倫得大學和科智所有多次互訪;還有大家不太熟悉的布達佩斯工業大學、茵斯布魯克大學,二校都各有四位諾貝爾獎得主;參加過牛津二次的創業大會(Venturefeat) ,並造訪牛津的創新技轉中心(ISIS),比利時魯汶大學及其育成中心;劍橋大學及其科學園區、曼徹斯特大學及其園區;荷蘭馬司垂克大學創新研究中心、萊登大學各長達一日的學術及城市交流。和這些學研單位管理和創新的理論及實務都豐富了我的教學與研究。
在園區方面,從中國電子一條街、清華園、清蔚園等育成基地,上海的張江、曹河涇高新科學園區內的各類型孵化器,到日、韓的各園區,族繁不及備載。德國魯爾區內的、路伊斯堡園區、12號關稅園區、2002年瑞士紅點設計博物館、荷蘭花卉博覽會、在瑞士四個鄉下小鎮的國家博覽會、愛丁堡藝術節、亞維農藝術節、海德堡生技園區、萊登生技園區;尤其,瑞典IDEON育成中心、丹麥哥隆堡生態園區(symbiosis)、法國尼斯的蘇菲亞智慧型園區(Sophia Antipolis),這些也是台灣沒有的創新園區型態,成為我課堂上的教材。
走完全世界之後,我們也啟動「台灣創新之旅」,每年全所師生也環島,瞭解台灣的創新機構。這些國內外的參訪景象歷歷在目,當時討論的議題以及激發的靈感依舊鮮明。「知識地圖」不再只是抽象概念上的知識分類,也是可以具體的印記在地圖上的知識饗宴。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