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去年英國文創之旅,在行程的安排上,曼城和利物浦很難的取捨中,選擇了利物浦。因此利用今年參加小犬帝國大學博士班畢業典禮之便,走訪了一趟這幾年在文創產業上也不遺餘力的曼徹斯特。除了一下車就到北區(the Northern Quarter)的設計與工藝中心一遊,這個區域在1996年遭受愛爾蘭共和軍摧毀後重建,展示的工作坊及作品內容還不錯,可惜遊客不熱絡。除此之外,也參觀了曼大、科學與工業博物館、人民歷史博物館,以其週邊的都市更新。

曼城「科學與工業博物館」座落在全球最古早且保留完整的客運火車站,及週邊1830年代所建造的倉庫。這條鐵路是連結利物浦海港碼頭與曼城棉紡工廠重要的交通要道。展示的內容從地下水道、地鐵、捷運到外太空,從各類紡織機械、水力、蒸氣、動力機械到電力系統、電話系統、陸空交通工具。整個收藏規模不見得比倫敦的科學館來的豐富,但因其地點就是在全球第一個工業城城市最心臟的地帶,更能激發參觀者的發思古之憂情的想像。

曼城特別想要凸顯它在人類科學與工業發展上所扮演的角色,近代物理及化學的重要人物如達頓及焦耳都是出身曼城,此一博物館的幾個特殊的鎮館之寶,包括阿克萊特在1775年專利的紡織機、1948年人類第一臺「商用電腦」的前身(Baby)之複製品、130年前的電話雛型等。曼城大學幾年前合併曼城理工,使其在英國成為規模最大的大學,承載著曼城輝煌的工業革命血脈,曼大宣稱在其學校服務過的諾貝爾桂冠人數也高達二十三人,主要在物理與化學,最近挖角過來的經濟學家史蒂格茲,及建築設計師Norman Foster也是該校校友

講到人,曼城還有一個人民歷史博物館(People’s History Museum) 由原水力發電廠改裝,進門的第一個字就是「力量」(power),人民的力量在近代史上是如何形成的。主要展示內容是過去兩百年工業革命之後,人們在家、在工作、在休閒的生活、在政治光譜和產業發展、勞工權力的爭取與演化關係,政治領袖在歷次重要的演說中,表彰對佔「人民」最多數的中產階級、勞工階級的召喚。

曼城雖與利物浦競爭「歐洲文化首都」失利,但並沒有減緩其都市更新以及朝文化創意產業轉型的步伐。像抽屜式的新民事法庭,刀鋒式的希爾頓飯店等新穎建築,交錯座落在許多立面不得變貌的維多利亞時期的街廓中,仍可看出一百多年前曼城的繁華與富裕。我們所下榻的旅館是一間剛整修過的公寓旅館,在古色古香的外表之內,卻是全新「後現代」的裝潢,因靠近中國城,樓層間的公共空間還富中國風,廚房及衛浴設備都非常新穎,新舊融合顯現出其再生的活力。

曼城也是衛報的根據地,傳統以來即是社會主義與工會工黨的大本營,但諷刺的是曼大商院中最大的一塊還是財務金融,英國經濟發展花了一百年進行「脫製造」,改由金融財務趨動,倫敦市區的金融中心及肯納利碼頭都是其欲維持世界金融中的努力,直到過去十多年才加上創意啟動文創產業。位居工業革命發源地的曼城沒有例外,曼大商院院長也同意,和政大商院的策略相同,服務創新與文創產業是未來曼大的兩大發展重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rdan W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